2022-06-16 13:26
立足京西,服务首都。以“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 为支撑,培养创新设计人才!如果你也梦想成为一个“全才”设计师,不妨来了解一下!
6月12日,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张勃做客北京日报客户端直播间,以直播的形式为大家讲解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特色专业、办学优势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为本次直播的图文实录。
一、基本情况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扎实的专业教育为主干,以文化自信、国际视野为支撑,培养实践创新设计人才。其中实践创新是人才培养的最核心内容,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是学生们所必备的两翼。
1.优美的校园环境
北方工业大学1946年建校至今已有76年的办学历史,校园坐落在美丽的西山脚下,学校整体绿树掩映,是北京市绿化先进单位,也获评了北京市的十佳美丽校园。值得注意的是,建筑与艺术学院包括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空间设计等各个专业,都为北方工业大学的校园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发展历史
1984年,成立建筑学部。由清华大学援建,首任学部主任汪国瑜先生是清华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组成员。
1989年,建筑学本科招生,配备了美术教师队伍。2000年以来,相继设立了艺术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本科专业。 其中艺术设计专业逐渐发展为现在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空间设计等专业(方向)。
1996年,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受聘为名誉院长。2008年,建筑学本科教育通过评估(有效期四年),可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此后多次复评通过。
2014年,建筑学硕士教育通过评估(有效期四年),可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此后多次复评通过。2014年学校院系调整,成立建筑与艺术学院。办学理念看齐欧洲包豪斯,参照了国内的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校。
全国300所左右建筑学专业的院校中,本校第30个通过专业评估;目前全国通过建筑学本科评估的院校74所,本科和硕士均通过评估的院校40余所,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办学水平稳居全国的前20%。 建筑学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北京市卓越工程师建设专业、学校一流专业。
建筑学科是学校优势建设学科。1989级建筑学首届毕业生里面也出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建筑师,如祁斌、罗丹等。祁斌1989年入学,2012年当选中国建筑学会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之一,主持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场馆的设计。代表作品还有:徐州美术馆、徐州音乐厅、北京海淀社区中心、 清华大学幼儿园等。目前担任北方工业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3.办学整体理念
北方工业大学办学理念是要建成一所好大学,这个好大学具体说就是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 特色鲜明的、 高水平工业大学。将学生培养成才为最主要的任务,也可以用一句话概况为“对学生最好的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设计类专业的定位和发展
学院注重文化品牌建设,创建了关心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浩学系列”。浩学系列得名于学院大楼的名字“浩学楼”。浩学系列包括浩学榜样、浩学风采、浩学讲堂、浩学加油站等。
浩学榜样来自于学习当中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才学生;浩学风采主要以教师的优秀成果进行展示,通过展示对学生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
浩学讲堂是请业内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办讲座、展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并进行指导,通过引入外部力量来加强办学。
浩学加油站是给学生们加油打气,提供学习方法和学习通道的一个平台。通过浩学加油站,可以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更好的发展成才。
二、专业介绍
学院有5个本科专业加1个专业方向,均为单独招生。
其中工科类的专业3个,包括5年制的建筑学、5年制的城乡规划和4年制的风景园林。
艺术设计类专业3个,均为4年制,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空间设计(即环境设计空间设计方向)。其中空间设计方向也是像专业一样单独招生、单独培养。
1.工科类专业
(1)建筑学(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
建筑学专业,指广义的人居环境设计或者是狭义的民用建筑设计,总的来讲,它就是民用的、工业的、城市的、乡村的各类建筑的设计。
(2)城乡规划(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
主要是城市和乡村的规划设计乃至国土空间和资源相关的政策、法规、管理。
(3)风景园林(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
主要是人居环境中以植物和景观为主的环境设计,包括风景区、公园、花园、庭院、街道、室内外优美的环境的设计等。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个专业均为一流本科专业,其中建筑学是国家级的一流建设专业建设点,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都是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
(4)招生情况
建筑学专业高考选考科目是物理、历史、地理三门之一;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的选考科目是生物、历史、地理三门之一。
从总的情况来看,建筑学专业去年在北京招生排位在19,000名左右;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专业排位大概20000名上下。建筑学专业在提前批次中还有16个名额是北京市的外培计划,派学生到国外两所知名的高校——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学习两年。
城乡规划专业在提前批次中有农村招生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考生进行定向招收。
2.艺术设计类专业
艺术设计类范围很广,可以说,一切视觉所见皆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设计对象,一切周围环境都是环境设计专业的设计对象;一切空间都是空间设计专业的设计对象。
(1)视觉传达设计(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
包括字体设计、图形设计、版式设计、海报设计、标志设计、插图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还有视觉形象设计等等以及交互设计、服务设计体验设计、互联网产品设计,包括各种界面的设计、网络的游戏的信息可视化。
(2)环境设计(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
包括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相关的室内设计,也包括室内外景观设计,还涉及舞美、展陈、家具、服装设计等。
(3)空间设计(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
空间设计相对特殊,是工科类和艺术设计类的交叉融合方向。包括实体空间设计(城市、建筑、景观)、虚拟空间设计(数字化的电影、游戏、 舞台、多媒体)等。空间设计采用艺术类招生,按工科类培养,专门设置了4年艺术类本科加3年建筑学硕士的学制,给艺术类学生提供直通建筑学的培养路径,目标是成为新型建筑师。
3.办学方向
总体办学方向为数字化、智慧化、国际化,立足京西服务首都,以在京就业为主。人才培养特点是小而精,多面手,多出口。
毕业继续深造的出口有三个,第一可以进设计学的硕士;第二可以走建筑学硕士;第三可以走风景园林的第二学士学位。
4.艺术类成绩要求
艺术类招生要求进行专业考试,也就是考生应参加所在省的美术联考,以北京为例,北京生源考生参加北京美术联考。将美术联考成绩与高考成绩两部分结合起来计算出合成成绩(综合分),以综合分由高至低排序录取。
对于合成成绩(综合分)的计算方式,省里有规定的按省里规则(比如北京按5:5公式),省里没有规定的按本校的规则(本校是6:4公式)。
以北京为例,5:5公式是:综合分(北京)=[(联考成绩/300)×750×50%]+[高考成绩×50%] 。简化一下就是:综合分(北京)=(联考成绩×2.5+高考成绩)/2。
本校的6:4公式是:综合分(本校)=[联考成绩×60%]+[文化课成绩×40%]
三个艺术类的专业(方向)的招生情况,2021年在北京市艺术类考生排名为1000~1200名左右,其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平均录取排名为1002名,环境设计的平均录取排名为1132名,空间设计的平均录取排名为1002名。从近两年情况看,排名在1200名以内比较有把握。
5.培养目标
伟大的设计师(建筑师)既是最有专业自豪感的专业之一,又是最具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职业之一。 世界上三大古老职业,医生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律师为了社会公平正义,而设计师(建筑师)为了全社会的安居乐业和生活品质。安得广厦千万间!时刻关注社会和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院教师始终面向未来,密切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方向,将数字化、智慧化、网络化、信息化等社会发展趋势对设计的影响融于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当中。
6.三大探索
本学院对于未来设计进行了三大探索,以科学研究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一个是普利茨克建筑奖预测系统,在相关课程中和学生们一起探讨并进行完善,实现大数据利用、软件编程和数字化应用。
二是自动评图机,将重复性评价用自动评图机来实现,目标不仅是设计成果评价科学化和高效化,而且将学生带入了信息化设计场景。
三是人工智能设计师,在人工智能条件之下解放设计师,为设计师创造一个AI复制体来跟他一起投入设计,对未来职业进行深远的思考。
7.市场需求
学院注重跨学科的培养,注重设计师本身的引领作用,将需求和应用场景转化为现实。
响应北京市2017年提出的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布局,将其中的第十项科技服务业所明确提出的“要做精做深设计服务业”作为本学院各专业的发展方向,学院的各个设计专业符合战略定位,大有前景。
三、学院新育人体系
学校拥有新的育人体系平台,以“城市和智能”为内核,依托学校数字产业学院的“数字设计和智慧城市”教学模块,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变革。
依托北京首钢国际工程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以及北京智慧交通实习平台等这种企业平台,形成新的应用场景。该项目核心成员有9位教授,16位副教授,还有13位讲师,将数字化和智慧化的绿色可持续研究的基本框架成果应用进去。
另外学院近两年参与了科技冬奥重点课题和北京市4个区的责任规划师团队的工作,将中国圆明园学会的五届园林分会秘书处迁到学校,依托北京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智慧文遗分中心,同时也参与了北京城市治理研究基地在我校的建设工作。
学院与诸多行业协会都有密切联系,包括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等团体。学院有十几位老师都在各个行业协会担任专家委员或理事,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新型育人的背景和体系。
1.办学目标
依托一流专业的平台,学院积极凝练一流的教育理念。目前已有三项教学成果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第一个是以设计竞赛为依托的实战教学法,第二个是过程发现教学法,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以实践创新为主干,国际视野、文化自信为两翼的培养体系。
学院力争打造新“包豪斯”,成为国际知名的建筑与艺术学院。利用学院专业门类齐全的优势,通过扎实的实践能力培养,兼具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放眼世界,面向未来。
(1)文化自信
文化是什么?是文明+教化,我们的专业教育就是要突出文化自信。
我们的专业面向广大的景观环境、室内设计、美丽乡村、文化遗产、智慧 生活、创意表现……从平面到立体、从实体到数字化,全方位设计。
我们的学生党支部、社团、班级,在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中都在实践着文化自信理念。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近两年连续获得了2项北京市的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金奖和1项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铜奖。
(2)国际视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学院秉承开放办学理念,每年派学生在国外短期的或者长期的交流或者访学,同时也跟欧美日本等国家有短期长期交换项目。
2.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教师主要毕业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央美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校,也有毕业于英国、日本、德国、西班牙等国的大学。具有海外学习研修经历的教师超过70%,国际化水平非常高。教师中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3人、注册规划师6人。此外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荣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讲学授课。
教师中有中国建筑教育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北京市青年英才、北京市师德标兵等称号10余人。获得全国首届教学创新竞赛一等奖1项,北京市首届教学创新竞赛特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3.学院成果
学院注重实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设计放到我们的实践当中去,师生除了参与了本校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外,还完成了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的规划与设计任务,其14万㎡校园建筑均出自本学院师生之手。
4.教学体系
主要分为工科类和艺术设计类两个教学体系,每个教学体系都由一年级大类培养平台和高年级递进式专业设计系列课组成课程主干,与骨干课程配套设立有史论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
5.教学资源
学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藏书总量148万余册(件),中文期刊 728种,外文期刊179种。设有电子阅览室并提供无线网络服务,可检索中外文公共数据库。学校图书馆设有专门的建筑与艺术类图书阅览室。
学院教学楼内设有专业资料室,除图书期刊外还有工程设计参考资料122种,音像资料490种,幻灯片69种,教学模型20种。
6.学习环境
每个专业班级都有独立的设计课专业教室。
美术课专用教室教具、设备配置齐全,能够为学生的美术课程提供优质的环境。
学院教学楼一楼展厅以及相应教学楼中的各层展廊,能够满足学生作业的展览和评图需求。
学院实验室齐全,提供专业的科学实验和检测仪器,包括建筑物理环境方面所需的日照实验设备、人工天穹等。采集数据有多种型号的三维扫描仪、电子全站仪,学生都进行操作和学习。无人机实验室提供免费学习无人机驾驶和航拍航测技术。智能机械臂实验室中配置的是与汽车生产线或产品生产线同类型的先进机械臂,供学生们学习用机械臂进行设计和加工,完成设计作品,
学院注重营造国际化的教学氛围。现有近200名留学生在学院学习,来自30多个国家,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留学生大部分是英文教学,单独编班,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有很多机会进行学习交流。
学院育人体系注重实践环节,包括各类设计项目、课外实践教学和设计竞赛等。还有艺术节、文化节、科学节、体育节等“四大节”专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大学生活。
7.就业情况
以北京地区就业为主,主要就业单位是各大设计院和设计公司,也有以公务员身份就职于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或到师范教育领域担任教师等,还有一部分为自主创业。
就业率接近100%,根据麦可思的调查报告,毕业生对学校以及专业教育的认可度高。据IPIN公司统计,我校在2017年“毕业生5年薪酬排行榜”月薪超过10000元,在全国2000多所大学中列第63位。
学院可推荐免试研究生和招收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国内考研率约为25%~30%,出国深造约25%,也就是说有毕业生超过半数都在国内外继续深造。
8.研究生点
学院主要是在设计学和建筑学有两个方向,我们刚才说的所有专业都可以覆盖在这些专业方向里面。凡是取得保研资格的,现在一般都被国内的著名的院校如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录取了。
9.外培计划
建筑学专业外培计划也是我们招生的一个重点和亮点,外培计划共有两个境外合作院校,一个是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一个是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采用1+2+2(第1年在本校学习,中间2年在海外学校学习,最后2 年回到本校学习)模式。在海外学习采用全英文授课。高考英语应达到110分。
毕业后获得本校毕业文凭及海外院校两年学习的正式成绩单和学习证明。由北京市承担海外学费和一次往返国际机票,个人要承担海外生活费。建筑学专业外培计划开始于2015年,开展的效果非常好,受到广大考生的密切关注。
参加外培计划的学生有机会获得本科双学士学位,毕业之后有还可以继续在海外高校读研究生。当然,对于没有出国学习意愿的考生,需要慎重考虑,不要盲目填报,以免占用名额之后却放弃出国学习,造成宝贵教学资源的浪费。
10.外培项目和中外合作办学的区别在哪里
外培计划不同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培计划建筑学专业是5年制,采用1+2+2学制,中间的两年必须在海外院校学习。而中外合作办学是4+0学制,4年都在国内学校学习,其中海外合作院校要派大量优秀教师到国内大学来授课,学生不出国也可以接受海外优质教学资源和条件。简言之,外培计划是把学生送出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把优秀海外资源引进来。外培计划毕业后获得本校文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后获得本校和海外院校双方的文凭。
学费方面,外培计划学费与本校普通建筑学专业一样是每年4600元,而海外学费由北京市承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单独的学费标准。
四、招生名额分配
外培计划招生名额总共为柏林工业大学12个,米兰理工大学4个,招生名额由北京市直接分配到各区,不能跨区报考。由于招生名额未覆盖到每个区,所以希望有名额的区内考生一定要积极填报,不要失去宝贵的机会。
外培计划在提前批次填报,考生可以在提前批批次填报外培计划。如果未被录取,不影响后面普通批次的各项填报。
五、疫情下的海外学习安排
由于疫情的影响,目前意大利是接收学生到出国进行现场教学的,德国目前是在国内上网课。我们希望在疫情结束之后,让学生们早日回到海外现场教学环境中。
以上内容就是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直播实录,北京日报客户端特别推出“决胜高考”直播栏目,介绍2022高考最新、最重要的资讯,并邀请各高校重量级专家进行解读,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