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8 08:45
6月26日起,公安部网安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6个月的依法打击整治“网络水军”专项工作,进一步遏制“网络水军”及相关黑灰产业的滋生蔓延趋势,切实维护网络生态、市场经济秩序和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回应社会关切。
近年来,网络水军由最初的简单发帖“灌水”,逐步发展演变为实施有偿删帖、虚假刷评、造谣引流、假冒新闻媒体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据公安部通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依托“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对“网络水军”相关违法犯罪依法开展侦查打击,近三年侦办相关案件600余起,抓获嫌疑人4000余名,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受“流量经济”“粉丝经济”等因素影响,“网络水军”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仍屡打不绝、屡禁不止。一些“网络水军”发布违法有害信息“造热点”“蹭热点”,意图操控或扰乱网上舆论秩序。
“水军”控评成为网络乱象一大源头。在影视界,一部作品刚上映或开播,“水军”往往以最快速度蜂拥而至,营造漫天好评或尽是差评的舆论氛围。更有甚者,在电视剧开播之前“超前点评”,不看剧情就能打出一星和五星两极分化的评分,上演“一眼假”的荒诞剧情。在电商平台,代刷好评的网络“水军”也频繁出没。不少人兼职“水军”,通过假购物给店铺写虚假好评,赚取不义之财;为了避免被识别数据造假,“水军”还会互相提醒在转赞评上错开时间。
对影视作品或明星偶像控评,反映了行业不正当竞争和畸形的粉丝文化;为商品刷虚假好评,甚至是恶意差评,既拉低了平台商家的整体信誉,也混淆了其他消费者的选择依据。前者有利用炒作负面信息实施敲诈勒索之例,后者屡屡出现以刷单加盟费为名的网络骗局,可见与“网络水军”相关的产业链运作已经相当成熟,屡屡出现诈骗陷阱,对群众合法权益造成巨大危害。“水军”人员众多,流动性大,且控评行为成本较低,所以,对于网络“水军”的治理难度较大。
公安部启动半年专项工作,展现了对“网络水军”零容忍的态度以及对相关违法犯罪活动打击的力度。尤其是“以打开路、以打促治”的思路,既是对“网络水军”的威慑,也对网络平台提出了要求。只有加强监督执法才能带来更严格的网络治理,只有频出铁拳才能把网络“水军”打到断流。期待此次行动能对各地“水军”、涉事平台以及组织水军的商家、公司、媒介等实行精准打击,揪出到底是哪些幕后黑手在企图联手影响公众判断、操控舆论秩序。
现实生活中,有理不在声高;网络世界里,有理不在刷量。“网络水军”肆无忌惮、满嘴谎言的灰暗空间,该好好清扫了;这是维护网民权益的有益之举,更是加强网络长效治理、还网络清朗生态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