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9 16:35
如果你对航空航天、智能制造、3D打印、机器人实验室感兴趣,又或者想投入城市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眼睛”,与无人机、各类传感器为伴……北京建筑大学这两个学院一定不能错过!这里设备先进,配套完备;多措并举、因材施教;不论是考研出国继续深造,还是选择就业投身实践,学院都能为你保驾护航!6月24日北京建筑大学电信学院郭茂祖院长和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杜明义院长做客北京日报“决胜高考”直播间,为考生解答学院专业优势,就业前景及招生计划。
第一部分:北京建筑大学电信学院
一、学院概况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组建于2006年,现有5个系(自动化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人工智能系),还拥有“机器人仿生与功能研究”和“建筑大数据智能处理方法研究”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智慧城市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若干高水平学科、专业平台。
学院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教授15人、博导4人、副高级职称30人,汇聚了省杰青、中科院“百人计划”、北京市优秀教师等一大批优秀人才。现已建成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院拥有“机器人仿生与功能研究”和“建筑大数据智能处理方法研究”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智慧城市”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若干高水平学科、专业平台。
二、专业介绍
2022年电信学院将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人工智能5个本科专业招生。
(一)自动化(建筑智能控制与机器人)
我院自动化专业目前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它是研究、学习“使机器代替人来劳动”的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专业。
2.成效卓著,硕果累累
学院学生们还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创业赛、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等等,取得显著成绩。
3.多措并举,因材施教
双培项目: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每年有16名学生去交流学习。
外培项目: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西苏格兰大学、英国亚伯大学有良好的合作交流。
4.考研出国,继续深造
考研升学率逐年增长,2022年考研录取率28.6%,近5年考取研究生的院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5.就业前景广泛,服务龙头企业
历届毕业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入职北京建筑设计院、中铁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开集团等等。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城市电网)
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北京市级一流专业,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具有“以强电为主,以弱电为辅,强弱电充分结合”的特色,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近3年来,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50项,其中,国家级:16项。
3.合作平台广阔,锻炼机会多
双培项目: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每年有8名学生去交流学习。
4.出国考研深造层次较高
近5年平均升学率26.8%。
5.就业单位质量较高
毕业生就业去向有国家电网、各大甲级设计院、中建集团等施工单位。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班)
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北京市级一流专业。依托建筑业,服务智慧城镇建设,支持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能够从事城市计算、智能城市管理的软硬件高水平“创新性、实践型、复合型”一流人才。
4.双培外培,多模式培养
双培计划:
5.考研出国,继续深造
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逐年上升,2021年国内外升学率为34.92%
6.就业面广,质量高
(四)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智能建筑)
我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单位。“双万”计划中,全国80余所具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院校中,仅7所院校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我校是华北地区唯一一所。
近3年来,竞赛获国家级奖15项,省部级150余项
7.升学就业质量好
培养了北京市城市建设领域60%以上的建筑电气类人才,近年来,50%以上毕业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或进入国企、央企工作。
(五)人工智能(实验班)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
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
6.先进的人工智能实验室
三、 人才培养特色
(一)学赛互促,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二)学院为同学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实践和交流空间
四、 就业前景
学院坚持促进高质量人才发展,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形成了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在计算性建筑设计、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等优势领域培育精英良才。
第二部分: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一、学院概况
(一)历史悠久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肇始于1936年学校成立之初的测量教研室,1973年设置测绘工程专业,1999年成立测绘工程系,2006撤系设院,成立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八十年风雨兼程,四十载春华秋实,经过一代代测绘人不懈的努力,学院人才培养水平、学科竞争力、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二)师资力量优越
学院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7人,占教师比例73.7%。
学院现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人。75%的教师具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经历。
(三)科研平台完善
学院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筑全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水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慧城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引领支撑本科生实验教学及扩展。
3个分别隶属教育部(国家教育主管)、北京市(地方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国家行业主管)的科研平台。平台数量、结构和实验设备在国内同学科处于领先水平。学院超20%的学生进入科研团队且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开放。
(四)科研反哺教学
二、专业介绍
学院现有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空间信息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导航工程五个本科专业。
(一)测绘工程——定位神器
测量(采集平台):地面固定式 -->卫星、汽车、无人机、无人船、地面仪器…
测设(放样): 设计图纸 --> 地面
绘图(信息表达介质变化):纸质地图 --> 计算机显示技术
(二)导航工程——指南针
导航工程是由测绘科学、通信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新专业,主要研究各种导航技术、导航传感器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服务于航空、航天、交通、军事等领域和部门,进行导航定位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三)遥感科学与技术——千里眼
利用非接触传感器,获取目标的时空信息,解决目标的几何定位,并对传感器获取的影像和非影像信息进行解译,提取各种目标的几何与物理特征信息。
(四)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智慧脑
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小”到服务民生,“大”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都离不开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
(五)四个专业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发展前景
(一)光明的产业发展前景
随着通讯、导航、遥感的一体化发展,位置服务、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等领域的需求不断扩大。在移动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推动下,空间信息产业得到了更加迅猛的发展,全球拥有数以千万的空间信息系统研发应用群体,并已形成了数万亿元产值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
(二)专业特色与优势
北京建筑大学作为北京市属龙头学校,学科实力强、一流专业多、师资队伍强、就业去向选择多、行业社会认可度高。同时学院专业也是北京市唯一一个测绘类高精尖的学科,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就业前景
学院每年招收140名本科生,130名研究生。目前已培养4000余名毕业生,优秀校友层出不穷。所培养的行业领军、青年才俊参与北京新老十大建筑、亚运/奥运工程、北京中轴线保护工程等…
毕业生可在自然资源、城市建设与管理、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交通、文物保护、水利电力、海洋、地质矿山、林业农业、石油环保、电子技术应用等行业部门从事设计、规划、数据生产、系统开发及有关科研和管理工作。
四、 近年录取分数
五、 2022招生计划
如果你有“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豪情;如果你有“测天地经纬,绘世界蓝图”的壮志;如果你有“做科技先锋、建智慧城市”的梦想;如果你有“能仰望星空、可脚踏实地”的精神。请你走进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报考“导航工程、测绘工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和遥感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学院将集八十年历史积淀,融地面-航空-航天一体化高精尖实验装备,以本-硕-博-博士后完整的培养体系,为你营造一个做梦、追梦、圆梦的学术殿堂,让你尽情遨游,茁壮成长,全面成才!
以上内容就是北京建筑大学电信学院和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直播实录,北京日报客户端特别推出“决胜高考”直播栏目,介绍2022高考最新、最重要的资讯,并邀请各高校重量级专家进行解读,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