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1路驾驶员来到党代会:公交优先背后是百姓优先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陈强

2022-06-30 09:44 语音播报

热点

首次当选为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的北京公交集团第四客运分公司1路驾驶员常洪霞,报到时特意带来一张1路“中国红”纯电动公交车驶过天安门的照片,因为她想“把北京公交发展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常洪霞早在1995年就进入了北京公交集团工作,2001年至今,她一直坚守在公交驾驶员岗位上,安全行车21年,安全行驶里程超过50万公里,是全国劳动模范。

“这些年,北京的公交车越来越舒适。”常洪霞说,十年前,全国首批LNG通道空调车驶上长安街,彻底告别了“冬冷夏热”的乘车环境;五年前,18米长的“中国红”纯电动公交车投入使用,成为长安街上一道新的靓丽风景。

如今,智慧电子站牌以及北京公交APP的普及应用,让乘客更便捷地获取信息,合理安排出行。“就拿1路‘中国红’公交车来说,低地板、大容量、宽通道的设计,更加方便老年人和特殊人群乘车。新升级的公交IC卡可以直接关联健康宝,乘客健康信息自动同步校验,让市民在疫情期间出行更加安全。”常洪霞说。

此外,北京公交集团近年来相继开通机场专线、就医专线、定制班车,服务形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乘客手持一张公交卡,便可“走遍京津冀”。常洪霞说,希望更大力度支持“公交优先”政策,“‘公交优先’背后是‘百姓优先’。道路的畅通、车辆的更新,都意味着我们可以给乘客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吸引更多人选择公交出行、绿色出行。”

“全面提升交通互联互通水平,让‘轨道上的京津冀’更加畅通。”在党代表、中铁十六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程红彬的笔记本里,有不少摘自党代会报告中关于公共交通的重点内容。作为来自交通建设企业的代表,程红彬最关注的,是未来五年北京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发展。

“近年来,北京全力推动首都发展、减量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城市发展正在实现深刻转型。特别是围绕国家、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的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不仅让老百姓出行越来越方便,而且有力促进了交通建设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程红彬说,过去五年,中铁十六局参建京沈高铁、京张高铁崇礼支线相继开通,推动区域城际铁路网加速形成;保障大兴国际机场北线高速、延崇高速、京德高速一期等重点道路先后投用,让“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逐步扩大;助力地铁8号线、16号线等骨干线路贯通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通达性和便利性明显提升。

程红彬说,在北京中心城区,中铁十六局参建的地铁17号线、28号线等贯穿南北、东西的骨干线路正加快建设,13号线扩能提升重点推进,轨道交通线网将进一步加密完善;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目前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4年年底具备通车条件,该站连接M6线、平谷线、M101线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和京唐铁路、城际联络线两条铁路线路,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站城一体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在平谷区,京冀地区首条跨省地铁线路--轨道交通平谷线正进行线路区间和高架车站结构施工,未来将有力支撑首都圈内城镇组团发展和通勤需求,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融合、向广度扩展,进一步畅通“轨道上的京津冀”。

深入学习市党代会精神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