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30 18:12
近日,三星电子宣布,公司已开始利用先进的3纳米制程工艺量产芯片,成为全球第一家量产3纳米芯片的公司。目前,三星正在寻找新客户,以便在芯片代工市场追赶实力更强的对手台积电。
三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和传统5纳米工艺相比,新开发的第一代3纳米工艺能够将功耗降低至多45%,性能提升23%,芯片面积减少16%。而未来第二代3纳米工艺则使功耗降低50%,性能提升30%,芯片面积减少35%。
据悉,三星没有公布3纳米工艺的客户,该公司为移动处理器和高性能计算芯片等提供订单式生产。尽管三星抢先量产3纳米芯片,但是台积电计划在2025年量产2纳米芯片。台积电目前是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商,控制着大约54%的芯片代工市场,客户包括苹果公司、高通公司。三星排在第二,但市场份额只有16.3%。三星已在去年宣布投资171万亿韩元(约合1320亿美元),目标是在2030年超越台积电成为全球最大逻辑芯片制造商。
梳理下半导体技术发展史,会发现其本质就是晶体管尺寸的缩小史。在芯片迭代进化上也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它的提出者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在1965年,摩尔就预言:单位平方英寸上晶体管的数目每隔18至24个月就将翻一番。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在过去的十年里成了半导体器件的主流结构,一直以来,包括7纳米、5纳米在内的芯片制程都采用的是鳍式场效应晶体管技术。然而到了5纳米节点之后,鳍式结构已经很难满足晶体管所需的静电控制。当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结构走到了无法突破物理极限的时候,对新的晶体管技术提出了需求。此次,三星所采用的全环绕栅极晶体管(GAA)技术,其实就是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下一代接任者。早在2019年的三星晶圆制造论坛上,三星明确表示将会在3纳米节点放弃鳍式结构,转向全环绕栅极技术。台积电也在今年6月16日首度公布2纳米先进制程,称将采用全环绕栅极技术,预计2025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