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香港的“三趟快车”,为何让人念念不忘?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07-02 14:21 语音播报

热点

2022年7月1日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今日之香港,已进入全国高铁网

复兴号牵手动感号

东方之珠愈发明艳照人

粤港澳大湾区再添澎湃动力

时光流转,回溯至60年前,“三趟快车”如一条“生命线”,将香港与祖国内地紧密连接在一起。

1962年,原对外贸易部和原铁道部共同开创编号为751、753和755的三趟快车,“定期、定班、定点”每日开行三趟,分别从上海、郑州和武汉始发,专门运输猪牛羊等鲜活商品,经深圳运抵香港,被称为“三趟快车”。

1962年3月20日,湖北武汉江岸站,一列编号为621的列车,拉动着30多节车厢,缓缓驶出车站。它的目的地是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车厢是经过专门改良过的,里面满载刚出栏的活猪,沿途除了几次加水补给外,没有停靠,昼夜不歇连续行驶52小时,终于披着晨露抵达深圳北站。

车厢门渐次打开,列车上的牲口经过口岸管理部门联检,合格的活猪转乘汽车去往香港,再转送至当天的香港早市,最终被端上市民的餐桌。

这就是由内地开出的第一列“三趟快车”。这趟专用快车成功开行,得到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遵照周总理指示,1962年12月11日,另外两趟鲜活食品专用快车分别从上海和郑州发出,车次编号分别为753和755,也同时奔驰在内地与港澳之间。

后来,621改编为751次,并改为单日从江岸始发,双日从湖南长沙北站始发,形成了由武汉、长沙、郑州、上海始发的供应港澳鲜活冷冻商品快运货物列车。

在随后的日子里,“三趟快车”始终保证鲜活货物“优质、适量、均衡、应时”供应港澳,始终风雨无阻,从未停驶

车上满载的鲜活食品,寄托着祖国人民对港澳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祖国内地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供港澳鲜活产品逐步从铁路运输转为更经济、更灵活、更便捷的公路运输。

2010年6月16日,河南郑州北站,供港专列82755次(即755次)列车停运,车厢静默立于轨道之上,钢铁之躯成为历史的见证。这也是最后一列停运的“三趟快车”。至此,“三趟快车”全部退出历史舞台。跨越近半个世纪的“三趟快车”圆满完成使命,光荣退役。

“三趟快车”大事记

1961年

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怀下,原对外贸易部、原铁道部、中粮公司在上海联合召开会议,主题是为解决供应香港鲜活商品运力不足的问题,专门为香港同胞开通一趟“专列”。

1962年

开创编号为751、753和755的三趟快车,每天固定开行三趟,分别从上海、郑州和武汉始发,专门运输猪、牛、羊等鲜活商品,经深圳运抵香港。

1964年

原铁道部宣布“三趟快车”为“货车之首”

2010年

郑州北站供港专列82755次(即755次)列车停运,至此“三趟快车”均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三趟快车”已成为

祖国内地与港澳心手相连的历史见证

这条由内地同胞几十年如一日

用心打造的“生命线”

将祖国内地和港澳地区

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为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

作出了巨大贡献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