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庞贝新作《乌江引》解密长征,被评价“具有史诗般的庄重”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路艳霞

2022-07-08 18:37 语音播报

文娱

“长征解密与文本解码——《乌江引》广州研讨分享活动”日前举行,茅盾文学奖得主刘斯奋和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等十多位专家学者从文学原创性方面对这部“长征解密”之作进行了“文本解码”。

作家庞贝最新长篇小说《乌江引》今年3月初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联合出版,首印高达5万册。这部作品面世之后迅速荣登“中国好书”等十几个权威月榜或季榜,也迅速登上当当网新书热销榜等榜单。

专家们一致认为,《乌江引》具有超出红色题材的重要文学价值,既是长征密电全新解密,也是史诗叙事的文体创新,在主题、结构、叙事、人称和语言诸方面的现代性探索弥足称道。“这本书在写法上、结构上、表现方法上都显示一种很新鲜的、是我们以前看其他小说没有的经验。”刘斯奋表示,只要把作家本身的天赋、才情充分发挥出来,包括对生活独特的体验、时代氛围所给予的哺育写出来,作品就会是新的。

而在谢有顺看来,《乌江引》之所以能成功,一是角度选择巧妙,二是具备实证精神,三是写出了人的丰富性跟复杂性。“《乌江引》在意志悲歌之外,还强调专业精神,对于我们认识长征所取得的奇迹般的胜利,补充了一枚很重要的钢钉。”他说。

在圆桌论坛环节,诸多专家学者围绕作品的史诗性、现代性、文学性等多个角度展开研讨。专家们认为,《乌江引》具有“史诗般的庄重”。青年评论家李德南认为:“这样一段革命秘史天然地具有传奇的色彩,往革命历史传奇的路子写本是顺理成章的,庞贝却没有选择这一路径。面对这一题材,他的态度是郑重的。在他眼中,这并非传奇,而是史诗。庞贝在叙事上的慎重与简约,特别可贵。”广州市文学评论家协会主席申霞艳教授说,“史实与虚构之间的博弈,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这种博弈本身就构成一种巨大的张力。”她认为,庞贝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其叙事有一种特别的庄重感,而这也是一种对于历史的温情记忆,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关于这部作品文体的原创性,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贺绍俊如此评价:“庞贝打破了虚构和纪实的固定概念,他完全把小说的功能扩大,让我们看到小说的一种新的功能。他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新文体。”在贺绍俊看来,庞贝将读者带回历史现场和语言现场,把历史粗砺的一面以及那个细节的部分都呈现了出来。


编辑:金力维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