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杂谈:北京西单商场及其周边的记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吴昆

2022-07-09 13:39 语音播报

京味

老北京的城市格局对称性很强,布局严谨。西单地区现在叫做商业街,从前则称为买卖街,是一条极为繁华的经商大街,说到对称性就是西有西单,东有东单,西直门对应东直门,说到西单以及东单就应该与牌楼联系起来,从前叫西单牌楼东单牌楼,后来简略了称为西单、东单,西单牌楼牌额为“瞻云”,东单牌楼牌额为“就日”,还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等。

老北京俗语:“东单西单鼓楼前”,另有前门大栅栏,东四花市等商业娱乐街区,如果谈到西单的创业繁荣还要追溯到明代。

西单商业街既然是综合商业设施齐全的街道,就是说吃喝玩乐店铺应有尽有,饭庄有曲园、鸿宾楼等等。曲园是一座位于西单路口西北面古色古香的饭庄,鸿宾楼经营清真食品位于西单路口东南侧,经营上各具特色。还有作为四大菜市场之一的西单菜市场也曾经十分红火。

西单还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1940年至1949年歇业的启明茶社,启明茶社以曲艺演出为主,是艺术家展示才艺的空间,过去则称为角而,名气大的则称为名角儿,好多艺术前辈都在此演出过,如郝寿臣、郭荣启、常连安等等,据资料记载,后来成为表演艺术家的侯宝林先生也曾在附近撂地演出过,当时演出界鱼龙混杂,启明社提倡的演出不带脏话荤话也大受欢迎。

西单是我青年时期最爱去的地方之一,过去夏天酷热吃完晚饭后坐上十路公共汽车就直奔西单商场,买一双尼龙袜子,买条秋裤也去西单商场,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值青春年少爱美,花上点钱买瓶发蜡,涂抹在头上香气四溢,不禁飘然。

还记得发生过一件趣闻,在乘坐公共汽车去西单途中上来一个中年男乘客,他拿出一角钱对售票员说:“一个单。”女售票员一脸茫然不知所云,问您去哪,该男乘客补充道“西单”,售票员笑道:“您这省略的也太难明白了。”随后该男乘客也笑了,由此引发了车厢中其他乘客的轰然大笑。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我早已离开了耳熟目详的西单,但留下满满深情的记忆……


编辑:张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