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家乡红色之路丨李一磊:红星闪耀在商丘——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
廉洁海淀

2022-07-15 09:53

清风北京

编者按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海淀区纪委区监委机关党委开展“云”游家乡红色之路 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活动。在这个火红的七月,我们将带你北上吉林、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南下江苏、福建……带你重温刘胡兰、范天恩、杨靖宇等英雄人物,淮海战役、台儿庄大战等历史事件,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乌山革命根据地等红色基地……讲述家乡那动人的红色故事,难忘的红色记忆。

红星闪耀在商丘

——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

机关第二党支部 李一磊(干部监督室)

七十余载的祖国沧桑巨变,厚重了黄河水的底色。

一百零一年的党史之路扬帆,绚烂了中国红的壮丽。

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座座红色遗址,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跨越暗夜阴霾的理想信念,彰显着破浪而去的坚定步伐,这是我家乡的中原红色文化,向我们注入一种穿越时空、永不褪色的精神动力和信仰力量。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河南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原亿万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历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织就成中原大地上一幅“红色版图”。淮海鏖兵举世闻,枪林弹雨度晨昏,英雄的故事曾在商丘书写,前辈的红星曾在商丘闪耀,不忘过往,不忘初心,这次让我们走进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重温那段峥嵘岁月。解放军们的红色精神依旧动人心魄,令人热血沸腾。

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位于河南永城陈官庄乡(永城为县级市,由商丘市代管),即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西依京九,东傍京沪,北枕陇海,是为纪念淮海战役第三阶段陈官庄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了伟大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共分为三个阶段,陈官庄地区歼灭战是淮海战役中继碾庄歼灭战和双堆集歼灭战之后,对杜聿明集团进行的最后决战,是整个战役持续时间最长、消灭国民党军最多、胜利最大的一个战役阶段,亦是淮海战役的决胜地,解放战争在这里迈出极为关键的一步,60万军民浴血奋战、3万名解放军壮烈牺牲。

纪念馆于1963年初建,1979年建成开放,2011年新馆建成免费对外开放,年接待社会各界人士60万人次以上,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景区”等荣誉称号,入选“第一批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名单”。景区内的主要建筑为:烈士纪念碑、淮海战役碑廊、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兵器陈列馆、总前委群雕、新纪念馆、支前广场、烈士公墓等。

走进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景区,园内苍松翠柏、庄严肃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笔直的烈士纪念碑,碑体正面镶嵌着周恩来总理的亲笔题词“淮海英雄永垂千古”八个鎏金大字。烈士纪念碑建成于1975年,碑高24.6米,碑顶镶有五星和两支相交的步枪图案组合而成的碑徽,纪念碑底部有贴金的石刻碑文。

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由铸铜浇铸而成,造型浑朴,形神兼备,五位总前委分别是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和谭震林。

进入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在漫卷的红旗和玻璃钢浮雕组合而成的背景墙的映衬下,多少烽火硝烟,瞬间呼啸而至。作为全国一流的战争题材纪念馆,馆内分布着多个展厅,一张张照片绘画,一座座雕像,搭配着多媒体技术,展示了陈官庄地区歼灭战规模宏大、战场辽阔、战斗激烈的不朽画卷,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炮火硝烟的战场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馆内伫立着一座以胜利为主题的铸铜雕像:一名战士手举钢枪振臂高呼,一位民工手推粮车奋勇向前,诠释了毛主席关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论断。如陈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纪念馆中还展出了一张收条,写着“收到战犯杜聿明壹名”,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却见证了国民党守军将领杜聿明被捕的事实。在解放军的最后总攻之下,国军溃败,但其将领杜聿明侥幸从陈官庄仓皇逃出。后来,村民段庆香发现了鬼鬼祟祟且已经换上农民衣服的杜聿明,不仅拒绝了其金戒指的诱惑,还机智地带领解放军活捉了他。这张收条则是华东野战军参谋处第四科专门为这位村民开具的。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中国共产党从嘉兴红船的星星之火,到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一路走来,铮铮誓言,字字铿锵。在党的伟大领导下,新时代的中国已雄踞亚洲,腾飞于世界,展望未来,一片光辉灿烂,但也不能忘记过去走来的种种艰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吾辈应当重温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承担起属于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在岗位上发光发热,挥毫泼墨绘就更为饱满的世纪图景。


编辑:应晓燕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