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滇桐
2022-07-22 11:0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滇桐

Craigia yunnanensisW. W. Smith et W. E. Evans

△拍摄者:蒋宏

△拍摄者:蒋宏

形态特征

滇桐是椴树科滇桐属常绿乔木,二叉分枝,叶纸质,椭圆形,基部圆,边缘有小锯齿,两面无毛,基部三出脉;花两性,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无花瓣,有萼片,近肉质,卵状披针形;蒴果红色,顶端圆形,基部凹入;种子每室4至6粒,排成2列,呈长椭圆形,干时黑色且光亮。7月开花,9至10月果实成熟。

保护等级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Ⅱ级

滇桐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可用于石灰岩山地造林。

致危因素

滇桐种群数量极少,天然更新十分困难,生存环境遭到人为破坏;加上本种树干通直高大,在适宜地区容易生长,可作栋梁之材,大树被人为砍伐严重,是本种濒危的主要原因。

生长环境

产于云南西畴、麻栗坡、马关、河口,贵州独山,广西靖西、那坡。云南,西藏以及越南地区的海拔1000至1500m的沟谷地带。

什么是极小种群?

特指分布地域狭窄,长期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胁迫而呈现出种群退化和个体数量持续减少,以致种群和个体数量都极少,已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最小可存活种群,而随时面临灭绝风险的野生植物。

为什么这么濒危?

自身因素:包括繁殖障碍、花粉限制、近交衰退、坐果率低、萌发率低、幼苗死亡率高、遗传多样性低、适应能力低下等。

外部因素:包括地质历史变迁、冰期作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种间相互作用、动物啃食、人类采挖、生境破碎化、生境退化等。


作者:

国家植物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