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1 17:52
据报道,近日,北京一名女子在超市自助结账时,多次漏扫商品,比如买两盒牛排只扫一盒,因5次购物漏扫累计金额200余元。目前这名女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购物高峰时段,超市里长长的结账队伍,实在令人望而生畏。自助结账模式一出现,便因其便捷、人性化,在全国各大超市普及开来。消费者将商品一一扫码,然后用手机端付费,简化了结账流程、提升了交易效率,对消费者、对商家都是大好事。然而,一些不自觉的人也“灵感突现”,觉得在自助结账模式下,逃单、占便宜也不会被发现。
监测视频显示该女子故意漏扫。图据北京时间
积小恶者别窃喜,法律必定来“清账”。全国范围内,因通过漏扫、少扫等方式不结账多次将商品带出超市者,已有多人获刑。近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公布一起涉及超市“自助结账”的盗窃案。被告人是一对30岁出头的年轻夫妻,他们以故意漏扫码、删除订单、更换价签等方式,盗窃超市商品10次,期间,二人甚至携带家中老人、孩子一同购物,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打掩护。最终,小两口因犯盗窃罪均被判刑。江苏一男子多次带女友到盒马吃饭,用餐后,该男子自称去结账,每次都逃掉三文鱼、车厘子等贵价商品,仅支付款垃圾袋或塑料袋的费用。他一个多月共逃单4次,总计2100多元。该男子因涉嫌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拘役3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通过已经曝光的案例不难看出,这些在自助结算机前多次“漏扫”的人,往往出于贪小便宜的心理顺手牵羊,一次两次得逞,就继续心怀揣侥幸多次作案。然而,自助结账并不意味着无人监督,出于占小便宜的心理故意漏扫商品,这种行为已经触碰了法律底线,与偷盗无异。刑法明确规定,两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可见,无论眼前的“漏洞”有多大,诱惑有多大,自律和诚信是底线,“巧取”着实要不得,否则就会占小便宜吃大亏。
消费者应当文明理性、自觉规范购物,同时经营者应当加强管理,保障合规经营。超市在具备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应尽早发现尽早处理此类案件,让“治理”走在“治罪”之前,让故意漏扫者无漏洞可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