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技术转移?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8-12 20:14 语音播报


技术转移源于英文Technology Transfer。《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对技术转移给出了确切的定义。该办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技术转移是指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的过程。这一定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技术被界定为“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也可理解为应用技术成果。二是转移被限定为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包括技术归属权或技术使用权的转移,以及技术知识的应用与推广等,不包含同一主体内所进行的价值转移,即价值实现、成果转化。

《联合国技术转移行动守则(草案)》(1985年)虽然没有给技术下定义,但将技术转让定义为:转让关于制造一项产品、应用一项工艺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知识,但不包括只涉及货物出售或只涉及货物出租的交易。从中可知,技术是指关于制造一项产品、应用一项工艺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知识。

《技术转移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号为GB/T34670-2017)采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对技术转移的定义,并规定,技术转移的内容包括科学知识、技术成果、科技信息和科技能力等。在这里,可理解为“系统知识”包含科学知识,但不能理解为技术等同于科学知识。将科学知识纳入技术转移的内容,即科学知识的传播归入技术转移,进一步丰富了技术转移的内涵。除前述官方定义外,由我国台湾科技管理学者袁建中教授主编的《科技管理》一书提出,技术转移是一种知识流动的行为过程,如将学术机构所研究的成果转移给企业,开发成商业化的产品;或将某一产业的技术转移至另一个产业;或跨越国际,将一国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科技转移给另一国使用。其目的都是为了快速减少自行研发所需的时间与金钱,将有限资源更有效地利用,以更新的科技,发展更好的产品,以维持企业或国家的优势与竞争力。表达了以下两个核心观点:第一个核心观点认为,技术转移是一种知识流动。而知识流动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一是从学术机构向企业转移,这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也取决于企业对技术的需求有多强烈,越强烈则转移的驱动力越大。有的机构以“技术需求值”来评估企业对技术的需求程度。二是跨产业或行业转移,即将一个产业或行业的技术转移到另一个产业或行业。因不同产业或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技术往往从先进产业或行业向落后产业或行业转移。三是跨国转移,因国与国之间技术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技术就从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转移。这三个“转移”都是从供给方向需求方转移。当然,知识流动不限于上述三个方面,包括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向产业机构转移及企业之间转移等。

第二个核心观点认为,技术转移的目的是有效利用现有技术成果。技术的生产是一次性的,即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技术生产的结果就是技术成果,也称为科技成果。技术转移的直接目的是避免重复研究而节省自行研发所需要的时间和金钱,最终目的是维持优势,提高竞争力。

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移只是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而已。在科技成果语境下,一般使用科技成果转移。有人认为,技术转移是国外的术语,国外的技术转移相当于国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即将技术转移等同于科技成果转化,只是翻译时使用的词语不同而已。也有人认为,技术转移包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指技术价值形态的转移,或者同一机构内部由研发部门向应用部门转移,也属于技术转移的范畴。科技成果转移是指科技成果从供给方向需求方转移的行为过程,即突出科技成果在主体之间的转移,而科技成果转化是指科技成果从知识形态转化为实体形态的产品或商品,或者非实体形态的服务并实现经济价值的过程,突出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即通常所说的由“纸”变成“钱”的过程。很显然,科技成果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科技成果的转移是其转化的前提和基础。即科技成果转化往往是先进行科技成果转移,再对该成果进行转化。很显然,科技成果转移是手段,科技成果转化才是目的。2015年我国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将科技成果定义为 “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将科技成果转化定义为“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这样,狭义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就与西方国家语境中的 “技术商业化”、“技术转移”等概念具有可比性,均强调专利及其他应用型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应用。

综上,技术转移主要是指产学研协同,即从学术机构向企业转移,这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也取决于企业对技术的需求有多强烈,越强烈则转移的驱动力越大。产学研协同的过程,就是技术知识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这是技术转移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形式。

(作者为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科技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乌兹别克斯坦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臧红岩)

中亚观察

编辑:高珊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