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产业论坛举办,众嘉宾热议体育电影“破圈”机遇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金跃

2022-08-18 18:58 语音播报

文娱

2022年北京冬奥运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使北京成为了世界瞩目的“双奥之城”,也赋予了中国影人“讲好中国故事、输出中国文化”的重要任务。8月17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第十八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产业论坛:“‘体育强国’背景下,体育电影应该承担怎样的使命”于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这也是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加入北影节后,举办的第二场产业论坛。

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高云超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是北京奥运会非常重要的一份独特的遗产,体育电影要紧贴时代脉搏,适应“双奥”后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和体育与文化、传媒等领域融合发展的新契机,不断打开叙事空间和内容边界,大力推动体育电影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以优秀的体育作品为载体,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体育运动的新风貌,更加自信从容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在以“体育电影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为主题的对话交流环节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宋方金说:“体育是武,体育电影是文,一文一武张弛有道。”他认为,“体育具有天然的原创性”,体育电影是国家体育发展的重要名片,“体育强国”背景下体育电影必须发展,而且要发展好。

原中国女子足球队队员、现北京U18梯队女足教练刘英以亲身经历分享了自己对于体育电影的感受。她认为,“体育电影对于运动员绝对是励志的,而且绝对是重要的”,体育电影能够传播正能量,激励更多人从事体育行业。

体育电影《了不起的老爸》主演龚蓓苾分享了自己首次出演体育题材电影的激动心情,“体育电影能够激励个人发展,传递体育精神。”体育题材纪录片电影《棒!少年》总制片人齐康认为,“要打开体育类题材的电影和观众之间的连接点,给社会创造积极的价值。”

随后,各位嘉宾还以“当前背景下,体育电影的机遇”为主题进行了交流。

宋方金认为,体育电影如何在目前的市场需求下获得更多的关注是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他提出,中国体育电影主题单调,体育题材或者体育元素的拓展,需要更加深入的挖掘。他还指出,体育作为一个特殊领域,表现出来的电影资源具有一定的不可再生性,需要强大的设备、专业的技术以及最好的资源支持,现在缺少一部破圈的、爆款的体育电影充当领头兵,把体育电影带到更多观众的视野中。

刘英提出,体育电影在塑造人物时,应该将失败的经历、背后的伤病加入到运动员的成长经历当中来,“这些背后的故事是对人物形象的一个有力补充,也是其坚韧品性的有力佐证。”

谈到体育电影“破圈”的机会,龚蓓苾希望,未来有更多女性导演、编剧参与到体育电影事业中来,扩展体育领域的女性受众,推动国家体育事业发展。


编辑:金力维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