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其华,今年北影节风景独好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金跃 程功

2022-08-20 22:10 语音播报

文娱

同心笃行,逐梦光影。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8月20日晚上圆满落幕。这些天来,全球电影人和影迷齐聚一堂,给世界奉献了一道道光影大餐,让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双奥之城”,再次涂抹上灼灼其华的光彩。

“天坛奖”入围作品丰富多元

凉风送爽,风月无边!今年的北影节开幕式星光璀璨,高朋满座。

今年北影节宣传片采用定格动画拍摄,十二个生肖福娃尽显北京的古朴大气,开放和创新,“京味儿”十足。由北京出品的抗美援朝战争巨制《长津湖》剧组“回娘家”,主创们深情回忆去年在北影节上首映时的情景。主演吴京一句“向所有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们致敬,这盛世,如你们所愿”,情真意切。两位九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何宗光、梅门造的出现,让现场观众起立动容。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李雪健率领今年“天坛奖”的国际评委吴京、柯文思、郭帆、秦海璐亮相。李雪健的一句“电影是国家的脸面,也是一个民族之魂的具体展现”,让人充分感受到了电影人所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李雪健的话掷地有声,“咱们北京国际电影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我们一定会努力评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以及优秀电影创作人。”

“天坛奖”评委之一、阿根廷女导演卢奎西亚·马特尔在连线视频中说道,中国跟阿根廷时差11小时,“是电影让我们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相聚在一起。”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为“同心·笃行”,盛邀全球电影人共同携手用新的气象、新的感动,镌刻非凡的发展历程。今年“天坛奖”吸纳全球报名影片1450部,总数较去年增长63%,其中境外影片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193部。“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李雪健激动地说,“16部天坛奖入围作品题材丰富,兼具世界性和现实性,艺术角度也非常多样。”

北影节的影迷太幸福了

“来北京看世界最好的电影”,是北京国际电影节不变的承诺。这些天,无数的影迷穿梭在这个城市里,他们步履匆匆,只为不错过一场自己喜欢的电影。尤其是今年北影节在暑假期间举行,来自全国的大学生们,利用难得的假期,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只为看上一场心仪的电影。

11个各具特色的展映单元为观众倾情奉上130余部中外佳作。虽然影片数量相比往年有所减少,但影迷们的热情越发高涨。来北影节看电影,已经成为全国年轻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今年的北影节也不负期待,其中既有像《阿尔卡拉斯》《岛屿上的煎熬》《航海王:红发歌姬》这样最新鲜出炉的电影;也有像安哲罗普洛斯这样享誉全球电影大师的回顾专题;而像《教父》杜比视界重制版、《少林寺》4K修复版等经典影片的亮相,则满足了那些怀旧观众们的心愿。此外,日本电影《鱼之子》等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也把北影节作为首映的理想场所。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还特别设置了“光影浪潮 香港电影新动力”单元,在《麦路人》的展映上,本届北影节宣传推广大使郭富城以“全息影像”的方式跟现场观众互动交流。科技和艺术融合,这在北影节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此外,今年北影节首次跨界搭建“元宇宙电影宫”,着力推介影娱一体化新地标;持续创新升级“云上北影节”,影展规模近百部;首次举行“沙滩放映”活动,影迷们在秦皇岛蔚蓝海岸尽情享受碧海星空下沙滩观影的浪漫。

论坛活动上演“头脑风暴”

北影节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对于推动电影产业创新和发展的使命。这些天来,一场接一场的论坛,汇聚了当前最优秀的电影人,他们在这里激情碰撞,交锋观点,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头脑风暴”。

在“强国论坛——‘高峰’电影作品的探究、追求和打造”上,黄建新导演以自己40多年的电影生涯现身说法,“要想有高峰电影,先要有高原电影。中国电影人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这是一步步积累的过程。”章子怡作为中生代演员的代表,她认为,“高峰”表演是可遇不可求的,“当一个演员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贯注在角色上时,她才有可能在某个时刻达到高峰表演状态。”作为年轻演员的代表,刘昊然充满自信,“我觉得求知欲、探索欲、尝试精神,是年轻人最大的力量。有了这份心态,才有可能创作出高峰作品。”

在“攀登网络文艺创作高峰·网络电影破冰之路主题论坛”上,多位行业人士为网络电影的未来发展把脉问诊;在“中国影视教育论坛”上,专家们呼吁,电影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审美特性的重视,提高审美力,让影视教育生根,开花”;在“数字赋能,影向未来”论坛上,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扈耀之呼吁,希望那些高科技公司能够跟大学合作,“将最先进的技术带到电影教学中来”。

镌刻“双奥之城”的光荣印记

今年北影节的“北京市场”单元,将电影节赋能产业的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招商展会、项目创投、行业对话,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围绕电影产业展开碰撞交流。此外,北影节还致力于扶持青年创作者,积极发掘新人新作,激发创造活力。据数据显示,“创投单元”报名数再创新高,853部作品参赛、300余名青年导演参与。

作为“双奥之城”,这里曾经发生过太多跟体育有关的动人故事,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今年首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18部优秀体育电影从218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在“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产业论坛”上,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高云超说,体育电影要紧贴时代脉搏,“充分展示新时代中国体育运动的新风貌,更加自信从容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同心笃行,朝暮并往!今年是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的第十二年。12年筚路蓝缕,12年踔厉奋进,12年春华秋实!现在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也越来越具有国际影响力,在广大影迷心中有着无法代替的位置。初心不改,步履不停。镌刻“双奥之城”的光荣印记,不断擦亮“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名片,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新征程,已徐徐展开。


编辑:路艳霞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