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英雄气引发共鸣!平凡英雄铸就“防火长城”
北京晚报 | 记者 贾亮

2022-08-28 20:08 语音播报

锐评

自8月17日以来,重庆涪陵、江津、巴南等区先后发生了10余起山林火灾。截至8月26日8时30分,各处明火已全部扑灭,无人员伤亡和重要设施损失。重庆山火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扑灭山火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则赢得全国人民的交口称赞。人们感动消防战士和武警官兵等一线救援人员昼夜鏖战,冒着山火冲锋的勇敢逆行;同样感动普通市民的勇敢无私,为前方救援人员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前后方一起聚起了最为强大的灭火力量,筑起了山火不可“渝”越的防火长城。

“那个场面真的很壮观,感觉全重庆会骑摩托车的都来了”,“这些骑摩托车的小年轻们,平时炸街吵得很,没想到这次居然冲到了最前线”,在扑灭山火的队伍里,年轻的摩托骑士组成了一条机动物资输送线,冲锋在崎岖的山道上:00后“龙娃子”新买的摩托车坏了就换另一辆,累得睁不开眼睛就拿矿泉水从头上浇下;原以为弱不禁风的大学师生,一样开起摩托上山搬运物资。在救援中,抢挖隔离带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得知一线急缺油锯手,退伍军人、公务员、农民工报名络绎不绝;更多的市民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救援,“我是党员”、“我当过兵”、“我2008年救过灾”、“我是老师”,众多市民踊跃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奶奶,半夜摸起来和家人一起烧柴火,为消防战士熬粥;一位开餐饮的女老板,在厨房不断吆喝给救援队做的饭里:“肉多装点,肉多装点”……

面对山火,没有隔岸观火者,只有躬身救火人。在崎岖陡峭山林中硬是踏出一条路的倔强里,在车辆机械上不去就人拉肩扛的勇毅中,在救援人员总能喝到冰镇矿泉水的细节里,在“女娃不上,20岁以下不上”的偏爱中,在各方救援人员撤离重庆时不收东西不让走的热情里,在多数人“不需要知道我姓甚名谁”的回答中,在凯旋途中《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里,公众再一次感受到平凡英雄的力量,为了守护自己心爱的城市,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万众一心的“防火墙”。无怪乎有网友感叹:尽管上山的路太不齐了,但看到的人心是真的齐!

一张流传甚广的图片中,夜幕下的缙云山一边是山火形成的红色“火龙”,一边是志愿群众形成的蓝色“长城”。都说杯水车薪,意即一杯水难以浇灭一车着火的柴草。在山火面前,一个人每次艰难地攀爬,不过百十斤的物资,在山火面前确实不过“杯水”。可当这么多人投入,当一杯水变成了千杯万杯,而且是源源不断、不舍昼夜时,与山火的决战,胜负早已分明。

重庆人民的英雄气概是如此令人感动,但这种精神又是如此让人熟悉。1998年抗击特大洪水的长江大堤上,2008年汶川地震的震区里,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战场上,与新冠肺炎疫情作战的日日夜夜里……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子弟兵与人民血浓于水的情感,老百姓“有事儿一起扛”的团结一致,总能汇聚成不怕困难、敢打必胜的伟力。

“川渝人是有些英雄气在身上的”。山城人民众志成城的一幕再次表明,这种精神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始终就在我们身边。


编辑:贾亮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