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3 16:20
北京市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印发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提出了明确发展方向和任务措施,9月2日下午,市金融监管局举办专场政策解读会。《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建成与大国首都地位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为国家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市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红介绍,总体看,《规划》更加突出了首都金融这一重要特征、突出了改革开放的主题主线、突出了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任务、突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首都金融方面,根据《规划》,北京要坚持首善标准,始终走在金融改革开放前列,在金融发展质量、金融服务效率、金融安全保障上保持高标准、高水平,将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巨大势能转化为推动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实现首都金融综合竞争力、创新引领力、资源配置力、资产定价力、国际影响力、风险管控力、监管有效性全面加强;法治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文化环境、商务环境全面优化;市场深度、服务广度、创新维度、品牌强度、安全程度全面提升;基本建成与大国首都地位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成为基础雄厚、功能完备、法治健全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拥有全球化资产配置能力、与我国国民财富增值需要相匹配的财富管理中心,与国际通行技术标准相符合的金融科技创新高地,服务绿色金融交流合作和市场运行的绿色金融中心,监管体系完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突出、市场运行规范的金融安全稳定首善之区,具备国际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数字化水平的金融营商环境高地。
其中,在国家金融管理中心能级显著提升方面,《规划》称监管决策、标准制定、资源布局、支付结算、统计发布、国际合作等领域影响力持续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布局完备,金融信息充分交流,金融监管保障有力,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得到全面巩固、强化、提升、拓展。
具体来看,《规划》提出十个方面共55项主要任务措施:一是强化大国首都金融功能,高水平建设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二是优化首都金融组织体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业态。三是服务新三板改革,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四是发挥“金融+科技+数据”叠加优势,构建金融科技创新中心。五是加强普惠金融服务民生,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六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精准高效金融生态服务体系。七是加快绿色金融改革,建设绿色金融中心。八是推进金融领域“两区”建设,打造金融业双向开放新高地。九是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构建金融安全首善之区。十是提升首都金融软实力,营造国际一流金融营商环境。
下一步,北京市将紧紧围绕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定位,以《规划》为蓝本,进一步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