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4 09:59
记者拍了一段视频《北京胡同的冷知识》,说在北京的一个老四合院里的影壁上看到两个字:“戬穀”,许多人不认识,也不知是什么意思。一位老先生说:这两个字音念“简古”,是吉庆话,穀,就是五谷丰登的意思……
老先生把字念对了,解释得不太准确。“戬穀”,《辞海》给出的解释是“福禄”:戬,意思是“福”;穀,意思是“禄”。《诗·小雅·天保》:“俾尔戬穀”,意思就可解释为:“给你福禄。”但是《说文解字》对“戬”的解释是“尽也”;“穀”的意思是“善也”。因而“戬穀”的意思就是“尽善”,译成白话,就是特别好、没法再好了。这个意思比“福禄”所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朱熹就持这个看法。
“穀”字被简化成了“谷”,因而很容易被理解为粮食。其实在古汉语里,“穀”字有“赡养”的意思,有“俸禄”的意思,有动词“活着”的意思,还有形容词“善、良好”的意思。“穀旦”,意思就是“吉日”。而简化字“谷”则没有这些意思。所以,不能一见着“穀”就简化为“谷”。
视频中的“戬穀”开始写成了“戬榖”,后来发现有误,很快改了过来。确实,“穀”与“榖”外形酷似,主要部分相同,区别只在于左下角,一个是“禾”,一个是“木”。两字都念“古”,字形只有一小横之差,极易弄混。就如同孪生兄弟,穿着打扮都一样,就是脚下的鞋子略有差别。北京日报《斯文传古风》中,提到一位明代画家钱穀,就错成“钱榖”了。估计作者的有些文字是从网上复制的,这就肯定要出错了。因为当下就职于网站的,全部是汉字简化以后出生的,遇到繁体字就弄不清“鲁鱼豕亥”的区别了。
犯同样错误的还有书商。武松的哥哥武植,人称武大郎,是小说《水浒》和《金瓶梅》中的人物。因为他个子矮、颜值低,人称“三寸丁榖树皮”。书商不识“榖”非“穀”,以为“榖”字即“穀”字,可简化为“谷”,而印成了“三寸丁谷树皮”,于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榖,是一种树,该树又称构树、楮树,树皮浅灰色或灰褐色,或有斑点。说武大郎“三寸丁榖树皮”,即说他除了个子矮,而且皮肤粗糙、肤色晦暗。当然,这是丑化他了。
“榖”字非“穀”字,遇到这两个字时,需要仔细辨别一下,不要弄混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