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7 14:32
近日,某服装店里几组“壮硕”的塑料模特火了,用网友的话说:那腹部的小肚腩、胳膊上的“拜拜肉”,治愈了自己的“身材焦虑”“体重内耗”。
九头身、大长腿、小翘臀,这是商场中模特的常态。而无论是宣传广告里,还是电影电视中,也是身材越瘦越好,脸蛋越小越好,皮肤越白越好,审美不断趋同,以至于形成了某种定式:即“美”只有这一种标准,不符合即“不美”。然而现实中,不可能所有人都很“标准”地该胖的地方胖,该瘦的地方瘦,试衣效果都跟模特一个样。从这个意义上说,“壮硕模特”之所以让很多人感到“治愈”,就在于其还原了真实,打消了许多人特别是女性对容貌、身材的过分焦虑,对体重、颜值的病态追求。
崇尚美、追求美,是人之本能。而审美功能的发育,自古就与我们的文化发展相随。不论是赵飞燕掌上起舞,还是杨贵妃丰腴婀娜,都曾引领一时风尚。也正是不断流动的审美样式,让我们得以一窥美的常态,感慨“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而今“容貌焦虑”席卷而来,且大有走向单调偏执之势。所幸,“不一样”的声音虽然不响亮,但始终存在,“壮硕模特”便是其一。
只要是健康的、自信的,就是美。一个人有“内在”有“外在”,心灵、品行、外表等皆是美的要素。过于关注颜值,是对外貌的商品化,是肤浅的认知。特别是一些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抱持着“颜值即正义”,身材不佳者郁郁寡欢,容貌姣好者又飘飘然,自以为有了“硬通货”,便可以“靠脸吃饭”,而无需修养品行、学习知识、锤炼技能。如此谬识,任由其蔓延滋长,就不仅仅是审美的病态与畸形,而关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不得不引起重视。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纤瘦体轻、摇曳生姿,是为美;“硕人其颀……硕人敖敖”,亦为美;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为美;助人为乐、心怀大爱,更为美。但最美的,是一个社会开放多元,审美参差多态,人们各得其所。希望未来,大家都能如汪曾祺文中那朵栀子花般洒脱:“我就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