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 09:45
毛竹效应,是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毛竹在栽种后的最初五年中,生长很缓慢。可是,五年之后,它就像被施了魔法,在半年时间里就会蹿到30多米 。而这,也正是成立近七年的零跑汽车发展写照。
“造车新势力”境内主体直接赴港上市第一股
8月,零跑汽车交付超1.25万辆,同比增长超180%,连续四个月创下新高,同比增速更是位列造车新势力第一名。梳理零跑历年销量,2020年共交付8050辆,较2019年增长676.3%;2021年交付43748辆,较2020年增长443.5%,近三年开启了一波爆发式的增长。也就在2022年6月底,零跑完成了第10万辆整车的下线,成功突破造车“生死线”。
从2019年7月交付第一辆车,从0到10万的跨越,零跑用了3年,而如果按从5万台到10万台的时间来算,这个过程,仅历时半年。第二个5万辆用时仅仅是第一个5万辆的1/5,迅猛的加速度让业界很难不注意到这匹频频杀入销量排行榜前三的黑马。
而更让业界意外的,后来居上的零跑,在完成一系列逆袭超越的精彩表演后,竟然又上演了一出登陆资本市场的“大彩蛋”。9月20日,零跑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香港IPO全球发售的发售股份数目为1.31亿股,于9月29日在联交所开始买卖,交易代码9863。目前国际IPO形势仍然处于谨慎状态,今年第2季度,港股IPO市场按不含SPAC、介绍和转板上市统计,只有8只新股上市,较去年同期的14只减少6只;甚至出现部分拟港股上市企业因担心招股认购时投资者信心不足而未能成功上市,零跑在这种市场状态下仍能顺利冲击上市,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市场对优质新势力造车企业的信心。
与蔚来、小鹏、理想先在纽交所上市,然后回归港股不同的是,零跑不仅是第一家直接在香港首次上市的造车新势力,并且是唯一一家以中国公司架构上市的新势力车企。赴港上市将有助于其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认可度,为后续的发展筹集足够的资金,资料显示,零跑科技本次IPO募集资金约40%用于研发、约25%用于提升生产能力,约25%用于扩大销售及服务网络并增强品牌知名度。
“全域自研+垂直整合”筑牢“护城河”
早期的零跑汽车还不显山不露水,销量上没有亮眼的数字。“伯乐们”更看重的显然是这匹“黑马”的潜质,要的并非是“初速度”,而是蓄势后的“加速度”。特别是零跑汽车自诞生起就坚持的“全域自研+垂直整合”,这是零跑品牌最耀眼的光环,是基于自身优势的一次次创新,做到了软硬件一体化自研且生产,不依赖于第三方,拒绝拿来主义。
据零跑官方披露的信息,全域自研指的是整个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智能动力系统三大领域以及车灯系统、车身系统,从硬件到软件全部自己研发。七年脚踏实地的研发,让零跑的自研收获了丰厚的成果,据零跑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7月初,零跑有1620项已获得及申报在途与自研技术(电驱、电池系统及自动驾驶等技术)相关的专利及专利申请,核心三电(电池、电机、电控)自研智造装机量更是连续多月稳居行业TOP10。
全域自研解决的是“技术创新研发”问题,意味着零跑将开发智能电动汽车核心系统及电子部件中的所有关键软硬件,以此实现底层接口、算法和数据通讯协议的统一,由此可以使不同零跑车型之间共用平台化电子电气架构和整车架构,确保能迅速根据市场需求推出量产车型,这让零跑在愈发激烈的竞争中能保持灵活的身段,用新车型或者快速的产品迭代,占得先机。
垂直整合解决的是“供应与生产”问题,零跑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具备电动车核心技术及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包含整车、核心三电(电池、电机、电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核心系统和电子部件等等。由此大幅简化了供应链,让零跑在面对产业的波动时更有信心,同时在品质与成本的控制上掌握主动性。在今年上半年的疫情期间,零跑依然保持了高水平的交付量,正是垂直整合模式的小试身手。
当下,零跑科技金华工厂具备从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到整车的完整生产能力,拥有两条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并在焊接车间实现五条主生产线100%自动化率,目前金华工厂年产能达20万辆,产能还在不断稳步释放当中。
自主研发与自主生产相辅相成、相互赋能,形成良性循环,使零跑能在汽车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和质量。除了在技术上秉承长期主义的理念,同样,其在供应链体系和企业完整流程体系的打造上也是始终如一。朱江明曾表示:“未来零跑不仅仅是一个整车公司,还是一个庞大的零部件公司。现在在路上跑的每一款零跑汽车,百分百都搭载了我们自己的动力总成,也百分百搭载了我们自己研发的智能座舱以及智能驾驶系统。”
新车型投放加速,定位上攻
全域自研意味着零跑会有更长的“蓄势期”。2015年成立的零跑直到2019年7月才开始交付第一款量产车型——智能纯电动轿跑S01,但2020年5月即开始交付智能纯电动微型车T03,2021年10月即开始交付中型智能纯电动SUV C11,今年9月28日更是上市了首款搭载可量产CTC技术的智能纯电动中大型轿车C01。零跑保持了一年推一款新品的速度,并且新车型的级别越来越高,价格不断上攻,“黑科技”含量上也越来越有看点。
零跑的爆发从去年10月份开始交付的C11开始,这款SUV致力于让消费者“花二十万的预算就能享受到四十到五十万车型的科技和配置水准”,最大续航610KM,最快零百加速4.5秒,还有搭载骁龙8155芯片的数字座舱以及搭载大量高精传感器的辅助驾驶系统,配置上还有双层静音玻璃,以及Nappa真皮座椅。不到20万的定价着实让人惊喜。
相比C11,中大型轿车零跑C01无疑又是更高阶的存在,进一步践行了零跑“豪华平权”的理念,高颜值的前卫设计更具“网红”气质。3.66秒百公里加速、5050mm车长、717km超长续航,尤其是突破性的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同等电池体积下带来更长续航、更强性能、更高安全。行业领先的“三居室模式”AI超级智能座舱,以及自主进出匝道、自主超车的NAP智能领航驾驶辅助系统,技术上的一系列突破让消费者认识到了零跑品牌“实力派”的一面。
未来几年将是“全域自研+垂直整合”的红利释放期,“一年一款”的产品节奏将被加速,据零跑官方披露,计划未来以每年一到三款车型的速度,于2025年底前推出七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型,涵盖各种尺寸的轿车、SUV 及MPV。这七款新车型将聚焦于中国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分别在公司的A、C及D平台上进行开发。“毛竹效应”将继续显现其加速的实力。
此次港股上市像一场“及时雨”,带来更充足的资金注入,“全域自研+垂直整合”战略如虎添翼,未来零跑将65%的筹集资金投入到研发与产能的提升上,不断拓宽这一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朱江明曾说过:“造车就像长跑,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们最不缺的就是耐心,要沿着自研方向笃定而行。”
零跑的上市不是终点,而是站到了更高的起点上。拔地而起的“毛竹”将享受到更灿烂的阳光,但同时也意味着高处更大的风雨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