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天后,万物云正式登陆港交所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鹿杨

2022-09-29 11:08 语音播报

经济

从递表到敲钟,历经182天,9月29日9时30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集团)分拆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物云)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万物云上市首日开盘破发,开市后,报45.6港元,跌7.60%。

万物云脱胎于万科地产,截至今年6月底,在管面积约8.4亿平方米。根据万科集团半年报,万物云实现营业收入143.5亿元,同比增长38.2%。其中,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34.8%,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收入51.1亿元,同比增长39.7%。

在上市仪式上,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其并不在意上市时点的估值高低,更在意它未来的长期表现,并认为站在新起点上的万物云,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前,郁亮在万科集团2022年中期线上业绩会上,就曾回应万物云估值是否会与预期产生较大差异的问题,他表示:“万科分拆万物云上市不是卖猪仔,叫个好价钱就把它卖掉,而是希望通过上市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此,万科董事长秘书朱旭也表示,万科推进业务分拆,并不是以市值为考虑因素。万物云的定位不是一个传统的、单纯的物业管理公司,而是以城市服务商为定位。

万科集团在万物云上市的贺信中也强调,万物云实现了“不以传统物业公司上市”的目标,成为覆盖“社区、商企、城市”的服务商。

根据万物云日前发布的招股书,在所得款项的使用方面,万物云表示,其中约35%将用于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万物云的“万物云街道”模式提供资金,从而扩大业务、实现规模效益及创造新收入机会;约25%将用于投入万物云AIoT(人工智能网络)及BPaaS(业务流程即服务)解决方案的开发,旨在使万物云具备建立产业互联网的能力;约20%将用于通过收购或投资增值服务提供商及行业上下游供应链的服务提供商以孵化万物云生态系统等。也能从中看到万物云不满足于做传统的物业公司,而是要做城市服务商,这一定位多了几分“科技”底色。

相比2020年、2021年的房企分拆物业上市热潮,如今,物业行业的估值已经逐渐回落,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已经从2021年的10000点下跌至当前的2600点左右。记者注意到,今年初至今仅有4家物企成功上市。其中,7月8日上市的鲁商服务,首日出现破发,截至收盘报4.43港元/股,跌幅为25.17%。大多为上市即破发,相比于2020年的物管行业元年,如今的资本市场也逐步回归理性。

截至记者发稿,万物云跌4.76%,报47港元/股,IPO发行价49.35港元/股。


编辑:鹿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