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铅与火中淬炼忠诚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高倩

2022-09-30 07:02 语音播报


走进北京日报社采编中心大厦一层大厅,一台铸字机静静伫立。每当凝望那些斑驳的锈痕,时间仿佛开始倒流,回到了70年前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唤起了一代代党报人关于“铅与火”的最深沉炽热的记忆——

工人练就过硬本领

如今,数十载光阴流逝,在印刷技术早已步入数字时代的当下,想要追寻“铅与火”的痕迹并非易事。采编大厦一层大厅中陈列的铸字机和铅版,默默记录着我们从哪里出发。

北京日报印刷厂组建于1952年。“铸字是‘铅与火’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上世纪90年代以前,报纸都是用铅字印刷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铅块融化、铸字、拣字、排版、压版、铸版、印刷等工序,铸字机的字模决定着字号大小和字体样式。”原北京日报印刷厂厂长白利平说。以老五号字为例,它包括宋、楷、黑、仿宋等字体,再加上各种标点符号,种类相当繁多,“铸字师傅要在装有几十种字号模的架子上找到相应的字号模子,安装在铸字机上,以每2秒铸一个字的速度装盒,确保排版师傅和文字编辑做出千变万化的报纸版面。《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每天铅字的使用量约为5万个。”

原北京日报印刷厂排字车间工人陈金玉1985年参加工作。“当时排字车间主要有拣字工、拼版工两个工种。每天晚上,日报编辑把稿子送来后,拣字工就开始干活了。”陈金玉回忆。那时,车间里摆着高约1.8米、长约7米的整排字架子,架子上再用小方格码放铅字,中间放最常用的字,两边按照偏旁部首放其他字,诸如“的、地、得”这类频繁使用的铅字,每个小方格里可以放四五十个之多,“一篇小稿子就需要工人走上几百个来回,熟练工拣篇1000字的稿子也要花上一个小时。”曾在排字车间工作的黄学军也对那段经历印象深刻:“就像学五笔字型要背字根一样,我们要背字架子,大部首、小部首、字号、字体等等都要熟悉。”黄学军从学徒工做起,用3年时间才逐步了解并掌握这个要求颇高的技术工种。

字拣好了,拼版工上场。“编辑会向我们提供版样,把每篇稿子的位置安排好,拼版工将铅字码放在一个铁铸的框子里,一版5000多字的日报,排好版后称称重量,能有20多公斤,所以当时印刷厂里女工很少,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陈金玉说。除了要卖力气,这项工作还考验着大家的耐心和细心程度,“版样打出来,编辑和校对核对后,如果需要改动,我们要拿着个小镊子,把错了的铅字夹出来,再把对的字夹进去。”四号字在当时使用最多,这个字号的铅字“只有火柴头儿那么大,手一抖就夹不进去了。”每天下班时,工人们往往被铅字染得满手黑,只能用洗衣粉或去污粉才能除掉脏污。

曾任北京日报印刷厂副厂长的孙树庚将这一时期的印刷作业形容为“刀耕火种”,“每天排拼一块4开版需要2个工人,拣字量人均6000字,印刷同样需要压版、浇版、刮版等工序,后续还要拆版、化铅等作业。”孙树庚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工艺显然越发难以适应多方需要。至1984年前后,印刷厂的工作量极其繁重,除了每天要印刷《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各60万份,还承担着《北京日报郊区版》《宣传手册》《新闻与写作》等报刊的排版印刷任务,日均浇铅版100多块,铅印的单色报纸模糊不清,读者意见很大。

“这些工艺流程不仅是铅、酸有毒作业,而且生产能力低下,制约了报业及报纸印刷的发展。”孙树庚说。在社会前进的洪流中,延续多年的“铅与火”走向余晖,而“光与电”的时代已然拉开了序幕。

西山战备基地重焕光彩

许多人好奇,“铅与火”已退出历史舞台多年,采编大厦一层的铸字机究竟从何而来?白利平透露,此前,它被保存在北京日报社西山基地西沟的山洞印刷厂内。

从长安街开车一路向西,繁华平坦的街道渐渐被起伏的山峦和绿树取代。驶至位于门头沟区潭柘寺镇赵家台和草甸水村,在这处名为“一担石沟”的山谷中,坐落着北京日报社西山基地。

北京日报社西山基地是北京唯一一处在特定历史时期下,以战时出版党报为功能的历史文物基地。它始建于1957年,由东沟的办公区和西沟的生产区组成,两处建筑面积约2900平方米。当时,北京市委使用上世纪50年代修建人民大会堂时拆除的建筑材料在东沟盖起7排平房。1964年,全国范围内强调“深挖洞,广积粮”的战备需要,北京市委将东沟划拨给北京日报社,并提出“北京日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出版”,东沟办公区初步形成。1965年8月,在与东沟相隔不远、位于公路西侧的西沟山坳中,报社投资在海拔370米的山中开凿山洞,建设印刷厂,作为西山基地生产区,此即当年代号为“6508”的北京市保密工程。1972年4月,经过实战演练的检验,西山基地的出报时间、质量都达到了预期水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作为报社干部职工学习、劳动基地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年来,报社尽力维护着作为国有资产的西山基地,维修配电和避雷设施,避免火灾隐患。但出于种种原因,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西山基地房屋常年荒废闲置,仅由当地村民帮忙照看,建筑和各类设施倒塌破损严重。2014年,在北京日报社与市文物局、门头沟区委宣传部、区文委等共同努力下,西山基地被正式列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在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报社成功申请文物专项修缮资金。

2017年,经过修缮的北京日报社西山基地正式亮相,完整地保留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风格——东沟的7排平房依山势而建,面南背北,每排房屋间数不等,均有廊柱,采用了坡屋顶和灰砖木质门窗,房屋外侧建有虎皮石砖墙,开梅花窗,有些建筑上,书写于特殊年代的标语仍然依稀可见。平房周围,东、西、南三侧分散建有纸库、食堂等建筑。站在高处眺望,整体建筑古朴大方。

两张发现自西山基地西沟山洞内的战备试验版,见证着那段特殊的岁月。 潘之望摄

战备试验版拂去岁月尘埃

如今,纸库中已开设展览,回顾西山基地的历史沿革。前辈们曾在此工作生活的场景一下子变得热闹鲜活,如在眼前。目光扫过其中两件被玻璃框保护的展品时,后勤处相关负责人刘辉加快了脚步。“看,这两张战备试验版可有点儿来头。”刘辉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黄褐色的试验版上,1971年9月27日《北京日报》刊登的国家大事依然清晰。

与东沟相距不远的西沟山洞印刷厂,是刘辉和同事周伟鹏发现这两张试验版的“出土地”。一排平房首先映入眼帘,再向前走是一座灰色二层小楼。进入小楼一层后拐弯,战备山洞赫然出现。沿着山洞入口处运纸的小轨道前行,最先见到的是配电室等设备间,轨道尽头,两个大印刷车间豁然开朗,再向内走,排字、铸字车间、编辑部办公室、卫生间、紧急逃生通道等空间一应俱全,并完好保留着照明、通风、防毒、供暖、上下水等设施。整个山洞长240米,建筑面积为999.22平方米,坚固隐蔽,即使在蝉鸣喧嚣的炎炎夏日,山洞里依然凉意逼人。

借着山洞里全新更换过的暖黄灯光,刘辉轻车熟路找到了车间里的那架木桌。“两张试验版当时就卷在桌子下面,上头全是油墨。”刘辉和周伟鹏敏锐地觉得,这不是寻常之物,于是立刻带回报社请示领导,随后邀请首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修复,尘封了几十年的文字再度重见天日。时光荏苒,它们是那段特殊的战备岁月留下的真实见证。

2021年8月,北京市公布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日报社西山基地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列其中。“2021年,我们再次使用北京市修缮文物资金764万元,进行西山基地修缮的二期工程。”周伟鹏介绍,二期工程主要聚焦院内台地、台阶、石桥、围墙等建筑的维护修缮,“不远的将来,整修后的西山基地环境会更好,安全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报社的有形资产品质将逐步提升,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奠定了基础。”北京日报社也将同时加强与门头沟区属地政府合作,力推红色、民俗旅游等产业发展,共同把西山基地建设成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一颗闪亮的“小珍珠”。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 ↓ 

北京日报创刊70周年 我们的脚步

编辑:实习编辑 高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