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优先 打造传播矩阵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邱伟 李夏至

2022-09-30 07:01 语音播报


随着短视频渐成主流样态,传统媒体纷纷主动出击,抓住视频新闻风口。北京日报紧跟形势,引领新闻视频化传播。13名专业素质过硬、个人特色鲜明的编辑记者形成一支主流“网红”队伍,首批7个融媒体工作室挂牌成立。更多融合生产传播人才涌现,从文字记者到全媒记者,持续提升着党报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

一个老记者的“转型”

2019年年初,张鹏调入北京日报新媒体部门工作,这是她进入报社的第25年。作为多年来“凭着一支笔走天下”的文字记者,忽然面对自己完全搞不懂的融媒体技术,不适应、茫然、焦虑一下子扑面而来,张鹏切身感受到了“转型之痛”。

幸运的是,在这之前的一两年,张鹏尝试着做了一个自媒体小号“京范儿”,内容主要是北京文化与古都之美。起初她把自己的报纸稿件原样发布,后来发现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自媒体世界里,这样的产品很难吸引读者眼球。请教了一些自媒体大V朋友之后,张鹏才知道要改变叙述方式,还要多配图、配视频。为此,她又从头学习各种新技能,尤其是标题的锤炼,有时候甚至比写文章用的时间还长。慢慢坚持下来,张鹏终于有了第一个阅读量10万+,头条号的单篇阅读量最高将近200万,也收获了10多万粉丝,她还从中感受到了分享和交流的快乐。

在担任北京日报客户端编辑部副主任后,张鹏全力投入到短视频微纪录片《光影记忆》的制作。《光影记忆》利用报社多年来积累的老照片资源,通过新媒体手段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展现“小瞬间里的大时代”。因为有了此前在自媒体领域的“试水”,张鹏在制作《光影记忆》时很快进入了状态,合作的商业平台提出,为了牢牢抓住读者兴趣,要求15秒到30秒就要抛出一个悬念,3分多钟的视频要不断制造高潮。以前写5000字大稿,张鹏不觉得为难,而如今写1000字的视频脚本却举步维艰,几乎每一期的《光影记忆》都要经历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反复修改的过程,甚至推翻重来。

“新媒体时代,阅读量就是硬指标,我们唯有努力打造优质原创内容。”为了约请重磅嘉宾,张鹏带领制作团队有时候软磨硬泡达半年之久;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拍摄剪辑团队,节目几次面临做不下去的困境……在不断的突破中,张鹏终于完成了一个文字记者到全媒记者的艰难转型。《光影记忆》也凭借时间短、节奏快、引人入胜的节目形态,平均每集播放量近百万,取得口碑和流量双丰收,成为传统媒体融合创新的成功尝试。

如今,《光影记忆》已推出250多期,全网阅读量过亿,是北京日报客户端的知名IP,还获得了北京日报第一个视频节目的中国新闻奖。2022年5月,《光影记忆》成立工作室,组建了“光影记忆粉丝群”,继续增大品牌的影响力。“幸好我们最终坚持了下来。”张鹏感慨说,没有转型之痛,怎会有收获之美?“新闻人,应该永远在路上。”

小切口里看大北京

在报社首批7个融媒体工作室中,由北京日报城市新闻部和视觉新闻部联合推出的《搭地铁逛北京》,形式活泼有趣,内容丰富灵动,节目包装也让人眼前一亮。小小的地铁生发出了无限的视频内容创意,成为记录北京城市飞速发展的一个注脚。

节目主创人员由城市新闻部记者孙宏阳、任珊、李博以及视觉新闻部记者邓伟“搭班”构成,节目的发起则源自于2021年12月北京9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成通车。在《北京地铁8号线最美车站竟是它!探秘“地下中轴线”》《丰台站抢先体验!亚洲最大站房能晒阳光浴》《地铁站里能观上元天灯!19号线四座新站抢先体验》等节目中,市民最关心的轨道项目最新进展第一时间以短视频节目形式独家呈现,每次都登上短视频平台或微博热搜榜,党报的影响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考虑到短视频节目的传播特性,团队先期决定尝试“快节奏+短句押韵+主播体验”的视频风格。李博和孙宏阳主跑地铁交通条线,任珊主跑重大办和12345,三个文字记者各司其职、合理分工,将每一期地铁探线的关键信息都融入到朗朗上口的台本里。摄影记者邓伟一人身兼多职,从拍摄、剪辑、动画制作到海报设计的活儿他全包了。节目播出后,台词押韵朗朗上口,视觉丰富、轻松愉快,有读者评论道,“这台本怕不是央视主持朱广权写的吧?”

新线首开,除了车站探秘、介绍沿线景点和美食,还能玩出什么花样?孙宏阳坦言,栏目初创,挑战很多,如何持久、保鲜,如何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传递党报价值观,需要不断思考。“想要每期节目都有新意,有创新点,其实非常困难。”团队在正式拍摄前就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在一两个月时间内,我们进行了多轮头脑风暴,每个人都注册了一堆平台号,大量看播放量高的视频到底长啥样。”孙宏阳说。

在经过初期的稳定输出后,团队开始琢磨新的内容创新和节目样态。在《抢先试乘地铁17号线!台湖次渠进程大测试》中,孙宏阳和任珊、李博兵分三路,进行早高峰通勤测速比赛。在拍摄百望山登高时,他们尝试放慢节奏,带着大家云游城市山林。为配合冬奥而拍摄的《二环边就能学冰壶?主播从头摔到尾,揭开冰壶真面目》,微信视频号发布当天阅读量达到11.6万,新的尝试效果显著。

如今,《搭地铁逛北京》已经实现了“走出去”,在地铁电视平台轮播,覆盖范围包括1号线八通线、2号线、13号线车载电视以及5号线、10号线等各条线路的站台PIS显示屏,可覆盖百万量级的通勤人员。

“截至今年7月,北京地铁运营线路共有27条,运营里程783千米,车站463座(其中换乘站73座)。27条线串起北京城,463座车站是各条线上的‘明珠’,浓缩着古都的文化底蕴,聚拢着现代化大都市的烟火气。”孙宏阳说,《搭地铁逛北京》栏目创设之初,就是想以地铁站为载体,以小切口反映北京高质量发展成绩,同时为读者提供更多娱乐休闲的资讯。后续,节目还会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内容形式和风格样态,在传递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提升党报影响力。

快乐的“胡同猎人”

在北京日报现有的融媒体工作室中,“胡同里的北京”短视频产品数量稳居前列,从《胡同里的北京》到《胡同青年》《胡同开门》《胡同冷知识》花开三朵,单单围绕“胡同”这两个字,就细分出不少内容。

北京日报地区新闻部副主任于丽爽是该融媒体工作室的主要执行人。工作室的成立肇始于地区新闻部和视觉新闻部联手创立的《胡同里的北京》短视频项目。作为主创,从2021年开始,于丽爽和摄影记者合作,用短小的视频开启了融合发展的新尝试。

“从文字到视频,最直接的感受是团队合作的重要。”于丽爽深感视频产品制作的不易。“做文字记者,找线索、采访、写稿,一个人可以完成。拍视频,从前期采、完成脚本、拍摄、后期剪辑制作,需要不同工种通力合作。随便哪个环节掉链子,都会导致成品‘不合格’。”

创办之初,《胡同里的北京》基本保持每周一更的频率,仅2021年一年就更新了50期。成立融媒体工作室后,新开的子栏目中,《胡同冷知识》主打有趣的知识点,每周二、周四更新;《胡同开门》介绍胡同里好看好玩好逛的新型空间,每周三、周五更新;主打人物故事的《胡同青年》穿插更新。于丽爽的日常工作中,除了值班完成报纸出版,还需要挤出相当多的时间来完成视频产品的生产,“不是在联系线索、写脚本,就是在改文案、审视频,或者就是去看现场的路上。”

对于丽爽来说,做胡同视频最大的难题在于找选题,适合文字报道的,未必适合视频呈现。和日常报纸稿件采写大多有人提供线索、有人“背书”不同,《胡同里的北京》绝大部分线索靠记者个人去搜集联络,一个成功的视频选题拍摄背后,有成倍的被否定、被拒绝。

融媒体工作室成立后,主创们压力巨大:“每个人都是在完成日常采访报道任务的基础上,再来做视频,双线作战。”于丽爽说。这位拿“猎人”自诩的新闻人,累并快乐着,“做视频是很辛苦,但它减轻了我的本领恐慌。报社给我们这些短视频‘小白’一个很大的舞台,让我们先人一步去学习新技能,去适应媒体融合的竞争大潮,这样难得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 ↓ 

北京日报创刊70周年 我们的脚步

编辑:实习编辑 高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