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新传第二回 | 科技创新助发展 产业赋能惠民生
北京晚报 | 记者 刘苏雅 和冠欣

2022-10-09 15:16 语音播报


晶体淬炼为重器,智能岐黄竞学艺
超群科技显魔力,十载铸就千年基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上回书说到,北京的营商环境那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机制束缚的打破,让科研成果转化进入加速期。

话头到这儿,就不得不说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列位看官可能要问了,“专精特新”四个字所指为何?这是形容企业创新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上。

行内的人把这些“专精特新”企业尊称为架桥的,架的是什么桥?您听我细细道来。

小小晶片大能量 北京智造美名扬

说起这“专精特新”,先从一张小小的晶片说起。

您可别小看这只有0.35毫米厚的碳化硅晶片,虽然它薄得像鸡蛋壳,能量却大得很,大得能托起一个国家级“小巨人”。

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人送外号“小巨人”。成立十多年来,一直为国家芯片生产提供关键衬底材料——碳化硅晶片。

列位看官不明白了,这衬底材料究竟为何物?

衬底之于芯片,就像土壤之于农业,芯片的电路刻蚀,正是在衬底及其外延片上进行。实际生产中,衬底成本往往要占到芯片成本的四成,可以说,没有晶片衬底就没有芯片。碳化硅晶片更是了不得了,它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中的成熟代表,但早些年,这项技术和相关的生产设备都被国外垄断。

说起碳化硅晶片,彭同华那是头头是道,他正是那天科合达公司二当家的。各位看官,您可能不相信,晶片竟然是“长大”的。碳化硅晶体的生长过程通常被形容为“蒙眼绣花”,因为温度太高,难以进行人工干预,所以晶体的生长过程很容易遭到扰动。

那各位问了,温度有多高?

晶体生长炉内温度高达2300摄氏度,碳化硅粉末送进去,就升华成蒸汽,传输至炉顶相对低温的籽晶处,再冷凝结晶,炉顶的碳化硅晶体逐渐长大、成熟、收获。这个过程通常要7至10天,其间炉内的温度、压力都一点儿错不得。

您听着都觉得难吧,但天科合达成立至今,2英寸、3英寸、4英寸、6英寸……晶体直径翻了一番多,工艺难度呈几何级增长。

从材料杂质的浓度,到晶体内部缺陷控制、生长速率提升,每个细分技术难题的攻关,都免不了要花上半年、一年甚至更久。正是因为研发周期长,公司长时间都没钱赚。

有道是关关难过,关关过。

幸运的是,市科委早早关注到了这一领域,并持续对天科合达给予相关科技项目支持。这帮兄弟深耕十余年,换来了30余项关键发明专利技术的突破,终于在国内首次实现碳化硅晶体的产业化。

如今要是到大兴走一走,就能看到那里有一条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4至6英寸碳化硅衬底材料生产线,年产能达6万片;另一条6英寸生产线也在今年7月建成并试生产,年产能达12万片。

成果转化盼东风 资源对接终成功

说到这儿,给您偷偷透个家底儿:4126家,这是截至今年5月,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数量。您说这棒不棒!

这是因为北京有众多全国一流的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等顶尖科研机构也云集于此,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的“养料”。可是,要汲取这些养料,让科研成果从小小实验室走向广阔大市场,其中要闯的关卡还真不少。您且听我细细道来。

咱先从两个人说起,一位是中科创星合伙人郭鑫,另一位则是哲源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赵宇。

赵宇7年前走上创业路,他的公司聚焦人工智能寻找药物靶点。但那时候,不少投资人把这事视作天方夜谭,不愿掏钱。这让赵宇很是搓火:“越是前沿的、颠覆性的、尚未形成共识的技术成果,潜在价值越大,但转化也越困难。”

还要说是英雄惜英雄。这个时候关键人物出来了。那就是郭鑫。

郭鑫是“硬科技”投资者,他经历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从冷到热”。早年间,科研与市场之间的信息并不对称,一项新技术到底有多好,能用在哪,是不是市场真正需要的东西,很多投资人都没有把握。

如今,这两个人一见面,就聊得甚欢。郭鑫看上了赵宇的技术,当即决定投资。不过这投资过程可需要耐心,因为从资金投入到成果产出,周期往往长达数年甚至更久。郭鑫说,这都不着急,他相信一个理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着急上火的不是买卖。

郭鑫的等待是值得的。赵宇给他带来了喜讯,现在,哲源科技计算医学技术平台已完成30余种实体肿瘤癌症细胞功能的高精度模拟,正在推进多个首创药物管线以及已上市药物新适应症开发项目。

说起来,郭鑫和赵宇的故事只是个缩影,京城这几年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京校十条”“京科九条”赋予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有了知识产权,市场化成果转化机制探索不断深入……

生命科学保健康 共筑坚实防护网

说到这儿,您听明白了吧?这些专精特新企业架的是联通科技与人民生活的这座桥。

我接着说。话说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了,肆虐华夏大地。在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克冠行动”也随之打响。

研发一款新疫苗,能不能成,啥时候能成,没人能打包票。但他们没有丝毫犹豫,紧急启动新冠灭活疫苗研发,短短三个月,就从零起步走到了临床实验。这就是咱们的“北京速度”。截至目前,科兴已为全球累计提供了超28亿剂新冠疫苗。

要知道,医疗技术的进步,关乎生命。救助生命的不仅有医生,其实还有机器人。您没听错,就是手术机器人。当下,大多数手术都是由医生人工完成的,但部分手术已经得到了机器人的辅助,在海淀就有这么一家公司的新产品,被称作外科医生的“好帮手”。

这家公司名叫柏惠维康,核心团队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他们依靠医学影像导航定位机器人技术,乘着“双创”的东风,只用了3年,就顺利拿到了国内第一张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医疗器械注册证。如今,他们开发的多款手术机器人已经和医生一起奋战在手术台边,救治危重患者。就拿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来说,它可以解决活检、脑出血等手术治疗中的精准导航定位问题,大幅降低医生操作难度的同时,还提升了定位精度。

说一千道一万,科技发展的终极目的,还是要为咱老百姓的生活添彩不是。

这正是:科技创新行不辍,未来可期福祉多。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迎党的二十大

编辑:高晨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