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0 14:32
铁甲飞龙地下游,通衢窄巷公交走。
单车绿行任驰骋,一城气脉永奔流。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上回书说到,科技创新让北京智造声名远扬,您看准喽,这个“智”不是那个“制”,这是智力的智,就是说,要让百姓过上更加智慧美好的生活。
话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北京城市交通装上了科技智慧的翅膀,给百姓出行带来的福祉:想都不敢想,10条地铁线运营间隔两分钟,公交准确率达97%;有了蓝牙嗅探技术,全市1181个停放区实现共享单车入栏结算……
这十年,京城百姓出行环境可以说大变样儿——北京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达到1148公里;公交线路从1107条增长至1633条,运营里程增长近1万公里;自行车也回来了,绿色出行意愿全国第一!
今儿咱就跟随几位市民的脚步,他们的十年交通之变。
地铁跑出加速度 艺术装点出行路
前儿是国庆节后头一个工作日,家住新宫的小伙儿刘诚远,再一次踏上地铁19号线“快速穿城”之旅。小西服小皮鞋,从事金融行业的他,坐在地铁上认真地看着电脑。
列位有所不知,这要搁在过去,早晚高峰挤地铁,鞋都能挤丢一只。
“别说有个座儿了,能上去车就算不错。下车您瞧吧,皮鞋上全是鞋印子,衬衫上的褶子能被别人火热的胸膛熨平了。”刘诚远一提起当年挤地铁的情景,话就多。
不过,这些都是老黄历了,自打两个多月前19号线太平桥站开通,刘诚远的幸福生活随之开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趟线有大招——那就是快。要说这19号线还真是名不虚传,新宫站上车、太平桥站下车,从城外到城里,用不了半小时。时间缩短了十来分钟,有座的地铁,让好些人从容了许多,早上也敢多睡20分钟了。
半小时,不仅能让刘诚远从南四环外“飞抵”金融街,还能让他出差去机场更快,草桥站无缝换乘机场线,出个差,就跟上班一样方便。
惊喜还没完。爱逛美术馆的刘诚远没想到,每天能用欣赏艺术的心情,细品一条地铁线的各座车站,来一场“时空艺术之旅”——平安里赏上元天灯,太平桥品商海潮涌,景风门观城池柳荫……“这哪儿是地铁呀,整个儿一个地下美术馆!”
说到这儿,咱再看一组数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总里程由442公里发展到783公里;车站由261座增加到463座,运营线路由16条增加至27条。十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就像一幅“轨道上的都市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您或许记得,曾经,北京多数地铁线路的最小间隔在3到4分钟之间。但通过车车通信系统,车与车直接“对话”,目前有10条线路最小行车间隔只有两分钟,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水平。
便捷、准时、快速,这些优势足以使北京地铁成为通勤首选,也让北京交通指数近年来稳定在了“轻度拥堵”级别。各位,您说咱北京地铁厉不厉害!
从此不怕路途远 公交路网一线牵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问题又来了,怎么能让市民出了家门就能快速上地铁?北京公交可露脸了。一条条服务地铁接驳的开线消息,您可别小瞧了它,意义大着呢,解决了2782个小区居民的出行难题。
这不,同样是早高峰,家住朝阳筑华年小区的白宇,走出小区100米就登上了专213路,坐3站,这车便能将他送到地铁立水桥南站,再换地铁5号线,不出半小时就到了东单的单位。
用白宇的话讲,日盼夜盼,终于把这条公交盼来了!过去步行到地铁站,怎么也得花个一二十分钟;想骑个共享单车,还经常抢不到。赶上刮风下雨天,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路,还真叫人头疼。
就在今年初,白宇这桩烦心事翻篇儿了!挺漂亮的纯电动公交车,开到了小区门口,困扰小区6000多居民的出行难题解决了。
您别说,这条微循环线路还真挺特别,14个站,两头连着俩地铁站——14号线善各庄站和5号线立水桥南站,方便了北五环外不少居民区。
抬脚就上公交车,在越来越多的小区门口成为现实。十年来,北京公交线路从1107条增长到1633条;运营线路长度从33279公里增长到42726公里。300余条微循环线接驳轨道交通和公交干线,日均服务约50万人次短距离出行。
有人可能要说了,公交确实很方便,就是速度有点慢。看来您这观念可该“刷新”了。十年来,北京加快公交专用道施划,公交专用道总里程由655车道公里增加至1005车道公里,“五横、七纵、一环、五放射”专用道网络已初步形成。
“三环上的公交线路,早晚高峰速度完胜私家车!”白宇常去北三环办事,高峰期坐在300路公交车上,一路畅通无阻,感觉倍儿棒。
路宽景美骑行畅 书写生活新时尚
您听说这事了吗?就那两个轮子、全靠脚蹬的自行车,这两年又火了起来。
听听京城骑行圈小有名气的宋伟怎么说。
作为骑行俱乐部掌柜的,宋伟几乎天天骑车出行。“骑行的理由?路宽、景美,还能健身,好处太多了!”
“就拿这二环路来说,过去车多、混行,不受骑车人待见。可这两年,慢行环境眼瞅着一天天的变好了。”说起二环路的骑行感受,宋伟如数家珍。
先说安全。南二环陶然亭桥区,地面上一连串立体反光道钉,将机、非车道隔离,夜里还能发光警示;容易产生冲突的路口,交管部门安装了醒目的柔性隔离柱。
再看空间。西二环月坛南桥等许多路段,从过去约两米宽的自行车道,拓宽到三四米。跟朋友并排骑行或者超车,再不用借机动车道了。月坛北桥、鼓楼北桥等路口,还陆续“上新”了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灯,实现骑行过路口一次左转,通行时间大大缩短。您说,这骑行环境是不是杠杠滴!
宋伟组建了500人规模的骑行俱乐部,用两个轮子,感知古都新城的变化。他们常去通州大运河,从漕运码头出发,沿着河道骑行,仿佛置身画中;他们体验昌平42公里骑行绿道,在不同公园、“城市森林”中穿梭;他们打卡首条自行车通勤专用路,在高架桥上毫无干扰地畅快骑行……
不得不说,近十年来,北京骑行环境有了质的飞跃。咱还拿数据说话,北京自行车出行比例,由2012年的8.8%上升到2021年底的16.9%。共享单车年骑行量达9.5亿次,日均骑行量超过240万人次。目前,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用户超3000万人,日均服务630万人次绿色出行。听说有一项绿动出行的活动正式注册用户已经突破215万人,累计碳减排量22万余吨。
这正是:“人悦其行车路畅,绿色低碳谱新章。”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刊头题字/周家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