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新传第五回 | 只此青绿山河美 锦绣京华风物饶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骆倩雯 白继开

2022-10-12 14:02 语音播报

热点

层峦耸翠清水秀,星汉璀璨耀晴空。

群鸟竞飞排云上,未负十年绣花功。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上回书咱们说到,北京教育“提质减负”,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营造了好的环境。正所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无论是树木还是树人,都离不开好的环境,尤其是大气环境、生态环境。

说起京城的生态环境,列位或许早已把沙尘暴、雾霾天抛在脑后,老皇历翻篇儿了,碧水、蓝天成了京城的大美生态。十年绣花功,织出美河山。得,话不多说,今儿就带您听听老百姓心中的环境之变。

百项措施治大气 仰望星空梦得圆

张全跃,出了名的爱拍照片,年纪不大,刚过六旬,他的镜头里记录着四九城的变迁。说起最得意的作品,在首钢拍摄的星轨那绝对排前三甲。

这位问了,星轨是什么鬼?星轨可不是普通的轨,它是天上星星运行的轨迹。

玩摄影的人都知道,拍星轨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儿。很多人跑到旷野荒郊或者高山之巅,才能拍出一张满意的。为什么这么折腾?那是因为必须得找一个大气通透、能见度特别好的地方。

以前想在京城拍星轨,那是“白天盼月亮——甭想”。您想啊,车水马龙的,晚上别说拍星轨了,连星星都看不到几颗。

可是,就是这么个挺难的事儿,却被张全跃抄上了。

去年秋天,老张去首钢园拍夜景。一抬头,好家伙,夜空如洗,群星漫天。赶紧支起三脚架,固定好照相机,按下B门……

就这样,老张拍下星轨的消息在京城摄影圈不胫而走。之后好些天,午门、角楼、鼓楼、国家大剧院、古观象台、大运河森林公园……满是拍星轨的,那真是争先恐后。大家都感慨,这北京的天儿真透亮!

各位不知道的是,为了这透亮天儿,北京市可没少下功夫。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就实施了200多项,从最开始“大干快上”的工程性减排,到后来像绣花一般的精细化治理,再到与周边省区市联防联控协同治污……就连联合国都把咱们的大气治理纳入“实践案例”,成了备受称赞的“北京方案”。

天儿蓝了,透亮了!您没发现北京人总爱发朋友圈了,还倍儿有面儿地说:瞧,北京蓝!

水下森林藏门道 水清岸绿有妙招

有爱抬头看天的,也有爱低头盯着水瞧的。冯恺就是一位“低头族”,他是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四级调研员,盯的就是河湖水流的变化。

列位看官,水生态环境不光是水里清不清、水面臭不臭的问题。在冯专家眼里,还得盯着“水下森林”。

您见过“水下森林”啥模样吗?到怀柔的汤河看看就明白了,河水蜿蜒流淌,树木郁郁葱葱,灌木草丛交错生长,一派勃勃生机。碧波之中,芦苇、香蒲、菹草等各种水生植物茂盛生长;潺潺河水中,沼虾、蜉蝣、石蛾等底栖生物若隐若现,还有色彩鲜艳的宽鳍鱲、棒花鱼、麦穗鱼等鱼儿自在玩耍……“水下森林”那是水生态良好的一种表现。用冯专家的话说,在水生态状况优良的河流、湖库,会形成相对稳定、完整的水生生物群落。当然,“水下森林”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积年累月河湖治理的结果。

说到这儿,就不能不提一个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渠晓东。从2010年起,渠工就和同事关注北京的河湖状况。那会儿,京郊多条河流已出现了断流。渠工他们顺流溯源,出谋划策,监督落实。

怀柔的怀九河是渠工专盯的点儿。他时不常会到河边,随手从水里捡起一块卵石,凑到眼前看。这光溜溜的卵石还能瞅出个子丑寅卯?真能!

这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渠工从卵石能发现一般人看不出来的底栖生物,这些溪流里的卵砾石,可是底栖生物存活下来的所在。各位有所不知,底栖生物里有一类被视为清洁物种,如果清洁物种多,那就说明河流水质好。这些都是咱北京治理水生态想出的妙招儿——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促进水体生态功能进一步恢复。

这些年,北京保上游“一盆好水”,送下游“一河清水”,真应了那句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眼下,沿着各处河岸、湖堤赏秋观景,这水里的“生物清洁工”们一刻也没闲着,给咱们维护着“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景。

绿水青山总关情 六千物种多样性

栽下梧桐树,招来金凤凰。天蓝水绿,自然引来百鸟栖息。

话说北京有这么一群“奇人”。他们奇在哪儿?那就是对鸟类门儿清,专门在野外搞调查,一年4次集中出动,在外一待就是小一个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博士高晓奇就是“奇人”中的一位。随他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走了俩钟头,一路头顶飞过什么鸟,他脱口而出,什么白头鹎、戴胜、环颈雉……这一路下来,高博士拢共记下了17种不同的鸟。

野外调查,最让博士们高兴的就是瞅见陌生的鸟。这不,近几年,他们发现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个生态涵养区都出现了黑鹳,数量还在逐年增加。各位都知道熊猫是“国宝”,这黑鹳被称作“鸟中大熊猫”,属于濒危物种,对环境要求可不低,不仅觅食地水质得清澈,食物也要很丰富。要不是北京周边水清岸绿、得吃得喝,不可能吸引到这么多黑鹳来串门儿。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说完这天上飞的,再给您讲讲这地上跑的。陆地上的食肉动物可是高级“消费者”,其种类和数量可以证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程度。这里边,哺乳动物中的豹猫广泛分布于山区;黄鼬也经常出没于中心城区。这儿给您提个醒,在公园里遛弯的时候,备不住就能遇到一两只觅食的小兽。

话再说回来,您猜咱北京人有多少物种小伙伴?坐好了,别吓您一跳,少说得6000多种。在2020年和2021年的调查中,累计记录6283种,其中包括高等植物、脊椎动物、昆虫、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藻类以及大型真菌。就这两年,北京市累计发现87种北京新记录种,其中有中国新记录种共计18种。

列位看官,自然环境是咱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眼瞅着咱北京“天蓝蓝、水清清”,谁心里不是“吃西瓜蘸蜂糖——甜甜蜜蜜”。爱青山绿水,爱蓝天白云,让生命每时每刻都充满活力,也让更多的人翻山涉水,运动在天地之间。

这正是:“绿水青山如画卷,看云望星乐无边。”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迎党的二十大

编辑:谢永利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