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22:17
10月13日,“《文物之美》新书发布会暨人美美育之声系列活动”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举行。
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周伟表示,《文物之美》是“教育的人美”战略在新美育时代的创新体现,也是继人美社出版《美少年》杂志和全国第一套《美育》教材后的又一精品力作。
据了解,《文物之类》共20册,区别于同类出版物,《文物之美》着力从审美角度描绘文物特色,挖掘文物价值,将文物之美与中华历史文化相融合,让青少年从文物中感受美、探索美、创造美,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而突出探索,以话题为线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是《文物之美》的又一特色。除单件文物外,该系列将在时间、技艺、工艺等方面有传承或联系的文物,以文物群的方式集中讲述,让青少年在文物的世界中既知树木又见森林。
为确保文物知来路、明去处,有地可循、有据可查,人民美术出版社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编写团队,包括国内20余家博物馆的专家,以及文物、美育、出版等不同领域的专家。李滢表示,在新美育时代的大背景下,提升青少年美学素养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文物之美》以“文物+”作为融合创新的方式,通过文物+生活、文物+科技、文物+学科等方式帮助青少年拓宽视野,深入挖掘文物与学生生活的广泛联系,这是本套图书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所在。
活动现场,人美美育学堂教师张素敏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示范课。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文物之美》中《呆萌陶鹰鼎》一文。大家一起绘制思维导图,制作泥塑陶鹰鼎,孩子们的作品或笨拙、或憨厚、或可爱,充满自己对中华文物的独特理解。
配合《文物之美》新书问世,人民美术出版社融媒体中心在“人美”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每周一件文物”栏目,以长图、音视频等形式介绍《文物之美》中的重点内容,让中华文物走进千家万户,让文化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文明之光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