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推出共享厨房!“家里的味道”也是一种疗愈
北京晚报 | 记者 张丽

2022-10-16 13:33 语音播报

锐评

很多住过院的人都有个感受,医院的饭菜不好吃,家属送饭太折腾。毕竟医院食堂考虑更多的是营养搭配和经济实惠,对个人口味和喜好难免无法一一照顾。日前,陕西省人民医院专门开设了共享厨房,院方准备了各种食材蔬菜,“零加价”提供给患者家属使用。据介绍,医院考虑到有些患者住院时间长,整天吃大食堂可能会想念家里的味道,所以特意推出了共享厨房服务,面向患者家属开放,满足大家的个性化需求。共享厨房准备了常见的几十种蔬菜,油盐酱醋各种调料样样都有。

患者家属正在爱心厨房忙碌。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在医院吃得舒心,心情就会好,病也好得快。很多患者到大医院看病、住院,治疗过程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家属和患者都面临一日三餐这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对患者来说,饮食既要符合治疗要求,也要尽量营养丰富,最好还能顺口落胃,但医院食堂显然无法满足天南地北所有患者的个性化要求。外卖虽然方便,但长期吃的话重油重糖损害健康,对本就因看病而经济不宽裕的家庭更是一笔不小的压力。

以往围绕着医院总有廉价小旅馆、合租房之类的业态,虽然能解一时之急,却因为带来各种安全隐患逐渐被淘汰。后来有各种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通过众筹等方式办了爱心厨房供家属做饭之用。比如合肥安医大二附院一路之隔的某小区内,就有一个主要服务外地贫困白血病患者家庭的爱心厨房。自2018年创办以来,这里先后接待了100余户家庭,米面粮油免费,灶具等物资无偿提供,被患者家属亲切地称为“离医院最近的家”。这个厨房的房东曾是安医大二附院的医生,四年来从未涨过房租;运营者是一个公益组织,获得了某基金会的帮助;日常管理就靠爱心志愿者,物资也是由社会爱心人士捐赠;房间卫生靠家属们自觉打扫,电器维修也是谁会修谁就搭把手……众人拾柴火焰高,合肥这个小小的爱心厨房,四年来无偿提供给病患家属做饭6000余次,不光解决了“人是铁饭是钢”这个大问题,更是温暖了因为病痛而无助焦虑的一颗颗心。

在全国的很多地方,很多医院附近都有类似的爱心厨房不时涌现。感动之余也必须看到,要解决患者和家属的做饭吃饭问题,单纯依靠民间人士献爱心是不够的。有不少地方政府关注到这个问题后也拿出了一些指导意见。如《江西省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明确提出,推进“营养食堂”建设,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营养食堂”,鼓励大中型医院试办“爱心厨房”,提供厨具调料,供肿瘤、贫困、特殊用餐、长期住院患者等使用。

政府指导、医院推进、民间出力,这样构成一股合力才有可能有效推荐爱心厨房系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地运营下去,促进患者康复,减轻家属负担。这就需要有关方面提前介入,明晰各方在爱心厨房的责权利边界,对卫生、营养和安全进行规范指导等。越是好事,越要做细做实。


编辑:张丽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