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首善答卷 | 创新高地:独角兽领跑产业变革
北京日报 | 记者 孙奇茹

2022-10-20 06:59

热点

“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发挥各地在创新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形成国家科技创新合力十分重要。”

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世界与中国的创新潮流形成历史性交汇,处在创新“风口”的北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看力量,北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聚,拥有大量高端人才,科研资源得天独厚。看使命,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必须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探索方案贡献能量。

“剥掉‘白菜帮’,做好‘白菜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北京自觉摒弃“大而全”,瞄准城市战略定位,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腾笼换鸟,涅槃新生。“三城一区”崛起为创新高地,“白菜心”日渐茁壮成长,“独角兽”快速实现领跑,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创业生态日趋完善……换挡升级的火热进程中,既有对产业格局的调整、发展惯性的矫正,更彰显着治理观念的更新、执政思路的升华。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北京在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榜单中排名第三。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为大城日志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被国外观察家称为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北京奇迹”。

应变求变,驰而不息。实践证明,未来不是在某个地方等待我们的静态图景,而是需要我们去创造的无限可能。聚焦职责使命,勇立创新潮头,北京,未来可期!

首善答卷·科创中心篇

成立时间不到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未上市,同时具备这三大特点的高成长性创新企业,有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字——独角兽。

独角兽企业,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先锋,是反映一个城市创新活力与实力的独特风景线。截至目前,北京市独角兽企业有102家,数量和估值在全国城市均居首位。

过去十年,北京拥有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0.33万家增至2021年的2.76万家;每日新设立科技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110家增至2021年的270家;独角兽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40家增至2021年的102家。层出不穷的新创企业拔节成长,不断迈向“独角兽”和“准独角兽”行列,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成长奥秘?

新生代独角兽快速崛起

在北京顺义的思灵机器人生产中心,Diana7机械臂正在生产线上完成最后的组装和调试。2018年12月,思灵机器人公司创建。短短三年半时间,这支早期由十几人组成的团队已经发展壮大为在全球拥有900多名员工的独角兽企业,估值超15亿美元,公司超千台机器人已在医疗、服务、制造业生产线中落地应用。

“独角兽企业,是市场用真金白银来投票作出的选择。未来的世界顶尖级企业,大多会经历独角兽企业这一阶段。而我们政府要做的,是选出顶尖的苗子选手,并为它们创造好的生态环境。”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剑说。

为积极抢占全球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制高点,2016年,中关村面向全球启动了前沿技术企业的挖掘和培育工作。2018年,国内首个公开发布的鼓励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专项政策文件在中关村示范区发布。

一系列举措孵育的沃土之上,新生代独角兽快速崛起。思灵机器人、百图生科、数坤科技、摩尔线程……在AI辅助药物研发、人工智能芯片、产业互联网、商业航天等领域,北京快速涌现出一批成立不超过5年的年轻独角兽。

靠硬科技走天下,是北京近五成独角兽企业的共同特点。数据显示,在北京的硬科技独角兽中,人工智能领域的数量和估值位居全球城市第一,芯片企业较2020年增加了4家。

国内首个软硬一体机器人平台、“国内肺部AI第一证”、全球领先的自主创新知识产权GPU、拥有世界顶尖力控技术和机器人控制技术的机器人等一系列前沿科技成果从独角兽企业中涌现。

先行先试改革护航创新

创业维艰,在困难重重的创新创业长征路上,创业者、企业家常需要在黑暗中摸索。独角兽的成长也不例外,需要借助外力不断积蓄动能,北京中关村先行先试的改革创新,成为打破桎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关键点。

完成一份癌症病人长期以来病历信息的梳理记录,往往需要个把小时,并且需额外配备一名专业人员进行核对。借助零氪科技的高通量数据处理能力,浩如烟海的病历不再“沉睡”,能在精准医疗服务与医学临床研究中充分发挥价值。“我们的技术能实现日均一天70万页病历的极限处理速度。”零氪科技副总裁晁博说。

然而,回忆起多年前,成立初期的团队去医院拜访陌生专家时对方质疑的神情,晁博和同事们仍记忆犹新。为了“破冰”,团队不计前期投入,请医疗专家免费试用其产品。随着双方不断磨合,零氪的技术产品逐渐成为不少医生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2018年,成立仅三年多的零氪完成D轮融资,成为医疗大数据与AI领域的第一只独角兽,也纳入了北京市重点服务的独角兽企业名单。

“实在太贴心!不光给配备了一对一的服务管家,还有专门的线上服务平台,一旦碰到难题,通过线上平台提交需求与问题后,相关政府部门第一时间处理,不出三天,必有回音。”晁博感叹。在北京市相关部门支持下,零氪与北京肿瘤医院等多家大型医疗机构“结对子”,技术产品加速在医疗场景中落地。2019年,公司还入选了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名单,获得了资金等一系列扶持。

北京,这座千年古都,也是我国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拥有90多所大学,1000多所科研院所和近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源所在,也是责任所在。

提速、减负、稳链、促创新……近年来,中关村示范区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出台了促进在京高校、央企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新政等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率先落地公司型创投机构企业所得税、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已有数十项试点政策在全国推广实施。

“既能帮助企业和个人缓解短时间的资金压力,也能更好地激励人才为公司长期发展贡献才智,令人振奋。”思灵机器人副总经理兼公共事务总监陈尉对股权激励的新政效果感触良深。股权激励是高科技企业激励、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式。但过去,在兑现股权激励时个人需要一次性缴纳所得税。今年1月起,作为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配套政策,相关部门在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开展股权激励分期纳税试点,这令思灵等诸多高科技企业从业者们干劲十足。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改革措施已在路上。近日,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配套政策再“上新”,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推动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等一批新政策在京落地,为企业快速成长育出更深厚的沃土。

创新梯队成产业升级生力军

海淀区金隅智造工场,在银河航天的方舟实验室里,新一代可堆叠平板卫星正在研制。一面长近10米、宽近3米的“推拉门”,折叠压紧后厚度竟然只有数十毫米——这是新型柔性太阳翼,为卫星提供能源的“翅膀”。未来,搭载它的可堆叠式卫星能像平板电脑一样多个摞在一起,一发火箭可以同时发射数十颗可堆叠卫星,极大提高火箭的使用效率、大幅缩短卫星星座建设周期。

“一个城市有4家独角兽企业,这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就比较强了。”多伦多大学校长梅瑞克·格特勒几年前分享其研究结果时说,在全球,只有少数地区拥有4家以上独角兽公司。而如今,仅仅在银河航天方舟实验室所处的金隅智造工场内,就走岀了旷视、云知声、G7汇通天下、银河航天、春雨医生等6家独角兽企业。

为给迅速成长的独角兽企业创造更广阔发展空间,北京探索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若干个空间集聚区,引导独角兽企业在京跨区增量发展。目前已推动丰台区成立看丹独角兽聚集区,出台“丰台独角兽八条”。

一批以科技创新闯天下的独角兽,搅动的不仅仅是资本市场,更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与产业升级的生力军。

驰而不息、勇毅前行。北京已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大企业强、独角兽企业多、中小企业活的创新梯队,这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

独角兽的成长密码,就是北京这座科创之城的创新密码。十年来,北京科技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主要指标实现了“6个翻番”:全市R&D(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年技术合同成交额、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翻了一番多,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了两番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翻了三番。

答卷得分

截至目前,北京市独角兽企业有102家,数量和估值在全国城市均居首位。

研发投入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由2012年的1063.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629.3亿元

年均增长10.6%

■ 创新人才

2021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规模达33.8万人年

是2012年的1.4倍

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

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实现总收入8.4万亿元

是2012年的3.4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长14.5%

企业创新活力

2021年,全市研发投入较为集中的1.9万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44.6%

较2013年提高20.4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截至2021年底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40.5万件

是2012年的5.8倍

阅卷心得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剑:

“服务包”机制呵护独角兽

过去两个多月里,徐剑的身影频频出现在中关村国际前沿创新大赛的决赛赛场上。集成电路、虚拟现实与元宇宙、医疗器械、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与新材料、智能网联……全球各领域企业的佼佼者会师决赛赛场。无论对政府部门、投资人还是产业界来说,这都是直面早期优质企业,挖掘“顶尖苗子”的好机会。

挖掘与服务高新技术企业,是徐剑与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同事们的主要工作。在他的微信通讯录页面上,有6000多个联系人,其中一大半都是企业创始人、各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活力喷薄而出,资金、人才不断涌入各行各业,新业态、新赛道令人眼花缭乱。哪些企业是最值得关注与培育的未来之星?徐剑回忆,2016年来,为了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领域挖掘全球领先的颠覆性前沿技术项目,中关村启动了面向海内外前沿储备项目的长期征集。项目一旦入选,将优先获得多方面扶持。

该评选活动的启动,率先在全国实现了项目评审与资金支持的机制创新:项目评估评价由闭门式筛选转变为开门式的市场化路演,负责评审的专家队伍也由过去以技术专家为主扩大到“技术+投资+产业领域”三类专家共同构成。与此同时,由社会资本用真金白银投票催生出的独角兽企业,也成为北京重点扶持培育的企业群体。

发掘、选拔的同时,服务、培育也要跟上。2020年12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独角兽企业服务行动工作方案》制定实施,支持独角兽企业在京健康发展,积极培育新经济新业态。与此同时,本市为独角兽企业配备市区两级“一对一”服务管家各一名,建立企业需求快速接收和响应机制。企业诉求会第一时间通过助力独角兽企业发展的“直通窗口”触达市区两级各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获得解决。

“之前从没想到,独角兽企业能够获得如此系统化、制度化的支持。”徐剑团队的服务对象之一、已在全国多个城市进行业务布局的零氪科技副总裁晁博感叹。

鼓励独角兽企业申报前沿或颠覆性技术项目并给予研发费用支持、开放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推动对独角兽企业“包容审慎”监管创新、人才引进支持、金融支持……近几年来,徐剑与同事们协调市区多个部门,为独角兽企业提供了一系列服务与支持。

今年前8个月,依托“服务包”机制,徐剑所在的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高促中心共服务潜在独角兽、独角兽企业101家,协调需求事项197项,办结率96.4%,企业满意率100%。

本市还将充分整合市场化专业机构的力量,拓展独角兽企业发现渠道,瞄准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元宇宙、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等重点高精尖领域以及世界科技最前沿,不断挖掘潜在独角兽、新生代独角兽和硬科技独角兽,并为其发展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徐剑透露,新的独角兽支持政策正在酝酿出台。“在既有培育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将主动培育、精准培育,挖掘更多的潜在独角兽企业。”未来,北京的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战略将同独角兽企业的重大项目落地更紧密地结合,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与独角兽企业成长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喜迎党的二十大

编辑:高晨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