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将达5万亿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

2022-10-26 09:59 语音播报

时事

近日,科技部印发《“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国技术要素市场制度体系基本完备,互联互通的技术要素交易网络基本建成,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协同高效,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成效大幅提升。届时,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3个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基本建成;全国技术交易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万亿元。

“十三五”时期,我国技术要素市场规模跃上新台阶,对经济增长贡献再创新高。2020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54.94万项,成交金额2.83万亿元,是“十二五”期末的2.87倍,且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由“十二五”期末的320.25万元提升至514.27万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平稳增长,从“十二五”期末的1.43%提升至2.79%。此外,“十三五”时期我国技术要素市场法律政策体系取得重要突破,技术要素市场管理和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

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经济强势崛起、技术要素和其他各类要素加快融合等机遇和挑战,《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深化,现代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和运行制度基本建立,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技术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技术要素市场基本建成。

到2025年,技术要素市场制度体系基本完备,互联互通的技术要素交易网络基本建成。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三个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基本建成,与若干区域性、行业性技术交易机构互联互通,形成层次多元、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技术要素交易网络。全国技术交易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万亿元。同时,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将达到20家,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达到15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达到500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超过60家,技术经理人数量突破3万名。

为实现相关目标,《规划》明确了健全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建设高标准技术交易市场、提升技术要素市场专业化服务效能、促进技术要素与其他要素融合、加速技术要素跨境流动6项重点任务。其中,将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开展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试点,开展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试点,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等。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