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需胆量的职业技能竞赛,20名选手中有15名是女性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琪鹏

2022-11-03 19:05 语音播报

城事

遗体防腐整容师,这一过去被认为不适合女性从事的职业,如今正悄然发生改变。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北京地区选拔赛上,女选手表现亮眼。尤其在遗体防腐整容师专项竞赛中,全市有20名选手参加,其中15位是女性。

10月28日,一场遗体防腐整容师实操比赛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当天的比赛科目是器官重塑,要求选手在120分钟内,根据三张不同角度的照片,利用雕塑泥、刻刀等工具,在头骨模型上复原出人物的“三庭五眼”。根据操作要求,器官重塑不但要左右对称,还要比例协调,既要“形似”,也要“神似”。

遗体防腐整容师不但要求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还要求胆量过人。这是因为遗体防腐整容师经常面对的是残缺的遗体。他们不光要根据照片恢复逝者的生前样貌,还要根据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推测出头长、头宽,以及五官比例。除了器官重塑,遗体防腐、缝合也是遗体防腐整容师的必备技能。

由于直接接触遗体,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可谓凤毛麟角。目前,全市共有12家殡仪馆,防腐整容师仅有50余名。而本次比赛中,女选手却占了四分之三,让人出乎意料。

“过去大家都觉得女孩子胆子小、力气小,而且社会对殡葬行业也有‘偏见’,很少有女性从事这一行。”获得技能竞赛一等奖的杨薇薇,从事防腐整容师已经12年。2010年,她毕业来到八宝山殡仪馆工作,成为北京市第一位女性防腐整容师。说起这次比赛中的新变化,她深有感触。

根据选拔赛赛制,20位参赛选手中,有10名是来自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学生。这其中,又有7名是女生。扎着“丸子头”的李文博是一名2002年出生的“00后”,在该校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读大二。她告诉记者,她学这个专业并不是被调剂的。李文博说,她是在网上了解到防腐整容师这个职业,觉得这个职业很神圣,于是就报了这个专业。

“女生心细,服务逝者时会更加温柔一些。”她说,她将来会一直从事这个职业,不会因为接触逝者就会感到害怕。

网剧《三悦有了新工作》的热播,让更多人了解了遗体防腐整容师这一职业。“防腐整容师过去一直是在幕后,如今和逝者家属接触越来越多,需要我们对家属进行心理抚慰。”杨薇薇说,防腐整容师是用自己的双手,恢复逝者的生前容貌,让亲友能够见到逝者安详离去。这个过程,就是遗体防腐整容师的意义。

目前,殡葬服务行业主要有殡仪服务员、遗体防腐整容师、遗体火化师、公墓管理员四个职业。这其中,遗体防腐整容师被视为最有技术含量、最具挑战性。“比如有的遗体需要缝合,经过防腐整容师的修复,从外观上基本看不出异样;比如有的逝者面部有淤青,防腐整容师可以将遗体恢复到正常肤色。”一位男性裁判员介绍,遗体防腐整容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需要高超的技术和强大的内心,社会不应对此有偏见。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