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虞:绘好清风图 打造廉洁文化旅游线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2-11-05 06:27

清风北京

近日,不少游客走进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千亩茶园中的王充清廉思想展厅,细细品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等隽句,在清心修身之旅中获得清廉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将廉洁文化与旅游融合,让我们在享受旅途、感受乡村振兴的同时,内心也得到净化和触动。”一位游客表示。

今年以来,上虞区纪委监委深入挖掘具有本土特色的廉洁文化,绘好清风图,以清廉村居、清廉学院、清廉民企为侧重,将散落在全区的33个廉洁文化点位串联起来,全力打造“诗画清风”“红色清风”“共富清风”廉洁文化线路,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

建成大东山清风馆、王充清廉思想展厅等10个廉政教育阵地,举办首届中国(上虞)廉德文化研讨会、“清白泉·娥江颂”清廉主题文化活动,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四源四韵”廉德文化谱系,创成全国首个“中国廉德文化之乡”。

大东山清风馆是沿浙东唐诗之路清风廉路上的重要一站,也是“诗画清风”线的核心坐标。馆内采用声、光、电、影、动画等多元展示手段,全景式地展现了廉德文化脉络和清廉上虞建设成果。“我们深入挖掘地域资源,在镇村建设中注重植入清廉元素,持续营造廉洁氛围,激发党员干部知廉、守廉、倡廉的内生力量,助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上浦镇纪委书记邵伟慧介绍。

百年名校春晖中学是“红色清风”线的中心。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朱自清、朱光潜等曾在白马湖畔春晖执教,蔡元培、黄宾虹等曾在这里讲学、休憩,早期共产党人陈望道、杨贤江在此播撒革命火种。

如今的春晖,已不仅仅是一所学校、一个村庄,更代表一种历史文化积淀。“用好用活春晖文化,不但可以浸润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可以借力历史故事推进廉政建设,提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上虞区驿亭镇春晖村主任王建龙说。

“青瓷之源颂廉韵,山水诗源沐清风。我们将继续厚植地域特色文化,持续擦亮‘中国廉德文化之乡’品牌,着力推进清廉上虞建设上新台阶。”上虞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应晓燕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