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独行月球》……这些国产大片视效都来自这家国内公司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袁云儿 和冠欣

2022-11-05 18:37 语音播报

文娱

正在上映中的电影《万里归途》中,黄沙万里的异国小城和枪林弹雨的战争场面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这些视觉奇观的营造除了要靠美术,还有来自视效公司MOREVFX的贡献。

MOREVFX 创始人之一魏明。

《流浪地球》里冰天雪地的地球表面景观、《刺杀小说家》里暴戾恣睢的赤发鬼、《独行月球》中每一根毛发都细腻逼真的袋鼠“刚子”……这些国产大片能有这么震撼的视觉效果,背后的大功臣也都来自MOREVFX。从2012年参与电影视效制作开始,MORE在几位创始人的带领下,花了十年时间,迅速成长为国内最顶尖的电影视效公司,而这才仅仅只是开始。

 

借《黄金大劫案》进军电影界

 

2007年,怀着对视效行业极大的热爱与激情,魏明和另外两位创始人徐建、蔡猛一起创办了MOREVFX。开始他们给公司取名MCMP——More CG More Possible,意思是“更多CG,更多可能”,后来觉得太长,就干脆叫MORE了。VFX则是国际上对视效(visual effects)行业的通称。

“一个人走得更快,但三个人能走得更远。”魏明笑言,他们三人一直相互信任,分工明确:魏明在艺术质量上把关,徐建负责为公司业务开疆拓土,蔡猛则是制片方面的专家。三个“火枪手”完美地取长补短。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视效行业刚刚起步,业务主要集中于广告,电影市场需求不高。MORE一开始也是主要给广告做视效,但三人真正的兴趣和目标其实都在电影。《变形金刚》等动漫、《黑客帝国》《星球大战》等视效大片,都曾带给魏明极大震撼,他甚至有一年半的时间每天都看一遍《终结者2》。他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在银幕上看到自己制作的视效电影。

《独行月球》中每一根毛发都细腻逼真的袋鼠“刚子”。

随着2002年《英雄》开启国产商业大片时代,视效越来越成为影片的商业看点和创作重点之一,视效行业也因此获得高速发展。2012年宁浩执导的影片《黄金大劫案》,是MORE从广告转型电影的第一部作品。能拉来这个项目,主要靠MORE之前在广告界积累的好口碑和徐建强大的社交能力。因为没算好效益成本比,做完《黄金大劫案》,公司居然还赔了,但总算是向电影视效领域迈出了第一步。收拾心情整顿兵马,MORE重振旗鼓,一方面依靠广告“回血”,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电影部,从视效量小一点的影片做起,慢慢升级攒经验。

 

中国公司也能完成大片视效

 

不少人对电影视效制作存在误解,认为这是一个纯靠技术的行业,但其实对艺术的理解与创作、对技术的纯熟运用、跟导演的默契合作,三者缺一不可。优秀的电影视效从业者,既是艺术家,又是电影人、技术专家。陈正道2014年执导的《催眠大师》,被魏明认为是公司第一次在服务导演上“开了窍”。

《催眠大师》中有一个模拟梦境的镜头,陈正道之前也找了别的公司做,但无论他怎么沟通,对方还是拿捏不好效果。经人推荐后,陈正道找到MORE,没聊几句,魏明团队就准确领悟到导演的意图。“艺术更多的是意会,我们这帮人都爱电影、玩电影,所以跟导演能在一个频道上,懂他想要什么。至于技术层面,其实都是辅助。”魏明说。

因为活儿好,MORE在业内的口碑越来越高,找到他们的电影也越来越多。2013年郑保瑞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成为MORE第一部参与制作的视效大片。2017年,MORE主控郭子健执导电影《悟空传》的视效,则是第一次由中国视效公司主控整个项目,成为视效行业的标志性事件。

当时国内大片多找韩国公司做视效,“很多大客户流失到韩国,到国内的都是一些边角料。不是说我们做不了,而是没有人站出来说,我们可以做。我们当时憋了一口气,希望能够展示给大家,中国公司也能完成视效大片的全部视效。”魏明说。《悟空传》让国产片方开始对本土视效公司建立信心,许多影片开始找本土企业做视效。

也是从《悟空传》开始,MORE逐渐提升了视效在电影行业的话语权。此前,视效只是一个边缘工作,但随着视效电影的增多和行业的进步,视效环节在影片创作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视效从以前的后期才开始介入,变成了全程深度参与电影创作。“以前是拍完了才做视效,导演来了看片子提反馈,然后就走了;现在是前期就会给我们剧本,让我们从视效角度看一看能怎么做、走什么风格、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在与不同导演的合作中,魏明也感受到他们鲜明的工作方式和个性。“比如张吃鱼导演拍喜剧,很幽默,很开放,学习能力很强。郭帆导演是属于你要想的比他更多更全面,他才会采纳——但想达到这一点几乎不可能,因为他想的可能是你的十倍、二十倍。他是一个非常‘玩命’的导演,非常执着。我们跟路阳导演也有过多次合作,他心思缜密,把一切想得清清楚楚,执行力特别强。”

 

《流浪地球2》视效量创新高

 

如果说2021年《刺杀小说家》中高达15米的赤发鬼让人惊艳,那么2022年一连三部幻想类影片《独行月球》《外太空的莫扎特》《明日战记》,让人惊叹国产科幻也能做出不逊色于好莱坞的视效。这四部影片背后都有MORE的参与,四次“爆发”,一举将MORE提升至国内视效行业领头羊的地位。

《刺杀小说家》里暴戾恣睢的赤发鬼。

作为特别“吃经验”的行业,一两部作品积累的进步和突破,就足以让整个视效行业前进一大步。经过20多年的产业化与数字化,中国视效工业现已初具规模,在产业规模、技术标准和制作能力上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正在制作中的电影《流浪地球2》,再次由MORE主控视效,是国产视效行业向更高水平发起的又一次冲锋。

“《流浪地球2》算是中国影史上视效量最大的单部电影了,大概3000多个视效镜头,涉及的视效种类很多。”魏明说,“它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分配这么庞大的视效量。这部电影的视效不是一家公司能完成的,可能是十五家公司同时制作,文件怎么出怎么回、色彩怎么管理、制片计划怎么跟进……难点其实在视效管理。”

当被问及MORE最大的优势时,魏明坦言,他们并没有所谓绝活,如果有,那可能就是确保质量和长期打口碑的工作习惯。一个镜头,公司内部会先迭代很多版本,直到“死磕”到自己满意了,才会拿给导演看,以致于MORE提交的制作中版本,比有些公司的最终版还要好。魏明透露,未来他们还将布局电影投资、剧集视效等业务。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通过视效,把电影梦创作得更加炫丽。


编辑:王金跃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