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凶班主任”?网红“黑”老师何谈正能量
北京晚报 | 记者 侯江

2022-11-06 20:37 语音播报

锐评

“我是你们高一年级的班主任,我为人和善,从事教育多年。但如果我们班的同学被别的同学欺负,你一定要告诉老师,我来教育他哦。”近日,湖南永州一男子以“班主任”身份拍摄视频走红。视频中,该男子光头黑衣,戴粗大金属项链,眼神语气都压迫感十足,被不少网友戏称“史上最凶班主任”。11月4日,永州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男子是网红,冒充教师拍视频,已报警。11月2日,该视频账号作者廖某发布声明称,作品纯属虚构,初衷为宣传正能量,拒绝校园欺凌和拒绝学生手游,现已将相关视频全部下架。

面对“史上最凶班主任”的凶相,网友热议:“这不是收了保护费赶回来上课的吧”、“孩子遇到这种老师,怕是命都没了”、“隔着屏幕都觉得有点吓人可怕……”实在想象不出,“黑道大哥”式的“教学风格”能传递何种正能量。这究竟是在拒绝校园欺凌还是在宣扬校园暴力?扮演也好冒充也罢,“史上最凶班主任”的形象是假的,但该男子类似视频有5条左右的播放量都破了千万,涨粉、吸睛、收割流量的目标倒是成了真。

“史上最凶班主任”视频之所以能够引发大量关注,根本原因在于,视频有意无意间模糊了其戏说本质,利用角色与寻常教师形象间的巨大反差制造噱头。明明是在演戏甚至是在恶搞,却让不少网友信以为真,甚至有人还在评论区里力顶。这种为获取流量不惜以假乱真、混淆视听的操作,不仅对校园风气、教师形象是一种严重的损害,也势必干扰信息传播的正常秩序,把网络空间搅得乌烟瘴气。

冒充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摆拍的网红近年来不断出现。有衣着暴露在“讲台”上搞怪搞笑的,有高歌热舞的,有低俗谩骂学生的。每次一被质疑,还总给出一些初衷高尚的解释。可学校是教育机构,不能任由网红“碰瓷”。为了流量罔顾良知的操作,其实就是在道德的边缘进行无底线试探,甚至有些已经触碰到了法律底线和政策红线。

作为短视频作品的发布地,平台不能失语。“史上最凶班主任”还能假戏真做吸粉引流,说明平台并没有将分类分级的责任落实到位。同时,监管部门对短视频摆拍这一模糊地带,应该尽快制定出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不能再让网红戏精们顶着真实的标签,抹黑某个群体的正面形象,破坏网络空间的清朗与秩序。


编辑:侯江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