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7 21:49
自2013年首飞以来
“鲲鹏”运-20的航迹
越飞越远
接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抢险救灾
……
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它的每一次公开亮相
都备受关注
“人民对我们有信心
我们也有信心有能力做到”
运-20,是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大型多用途军用运输机,可以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是空军的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装备。
2020年2月13日,多架运-20运送大批军队医护人员及物资以每3分钟一架次的频率先后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架起空中桥梁。
这是运-20列装部队后首次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标志着人民空军战略投送能力实现新突破。
空军飞行员连书文回忆:“接令即起飞,我们机组在空中熟悉航线,明确分工,将抗疫物资运送至目的地机场。”
从支援武汉抗疫至今,两年多的时间,运-20多次执行运送医护人员及防疫物资等任务。今年4月7日,上海虹桥机场,多架运-20先后降落,带来医疗支援力量。
空军飞行员徐延君说:“人民对我们有信心,相信我们有能力做到,我们也有信心有能力做到。”
执行这样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时,贴心的机组成员还多次为搭乘运-20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们准备了特殊的登机牌。
空军飞行员张鹏说:“我们虽然不能跟医护人员在一起救治患者,但是希望通过这张机票给他们带来信心,为他们保驾护航。”
“不由自主一起唱《歌唱祖国》
觉得做的事情特别有意义”
在全球疫情跌宕蔓延的背景下,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鲲鹏”再次振翅,带着中国疫苗等抗疫物资,飞赴一个又一个国家和地区。
2020年4月,运-20首次出国赴巴基斯坦紧急运送抗疫物资和中方专家组。随后,又先后向泰国、斯里兰卡、乌兹别克斯坦、越南、柬埔寨等多国运送新冠疫苗和防疫物资。
一次次海外投送任务圆满完成的背后,是任务官兵的精心筹划和全力以赴。
徐延君说:“疫苗是有时效性的,对它的冷藏、存放位置,我们都有相应的准备。通过精细化计算,以最快的速度送达。有时候24小时连夜奋战,基本上没有休息。”
张鹏说:“因为航时长,很多危险天气很难准确预报。需要在飞的过程中临时调整,既要规避恶劣天气影响,还要保证安全降落目的地。”
汤加海底火山喷发、阿富汗地震、巴基斯坦洪灾……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运-20的身影也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受灾国家和地区的机场。
今年1月,鲲鹏往返近2万公里,将约33吨救灾物资运往汤加。这一路,首次跨越赤道,首次跨越日期变更线,海上危险天气、火山灰弥漫……种种情况,不仅考验着机组成员的技战术水平和心理素质,更考验着运-20的各项性能。
空军飞行员周函回忆:“南太平洋天气和国内天气完全是两个样,变化太快,我们多次绕飞雷暴,通过机载设备以及人员能力,多次调整航线预案,甚至绕飞预定航线200多公里。”
“印象最深刻是当时我们到达汤加机场以后,当地的华人华侨都在机场边上迎接飞机到来,同时一起唱起《歌唱祖国》这首歌,当时机组人员也不由自主同时唱起来,心里自豪感油然而生,觉得自己做的事情特别有意义。”
大国重器
致敬国家忠烈
“我是空军运-20机长庞荣奇,我部奉命接迎志愿军忠烈回国。”
今年9月,运-20接迎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双20” 列阵长空,大国重器致敬国家忠烈。
从2020年至今,“鲲鹏”已连续3年担负这项特殊使命。曾有幸参与其中的飞行员们至今对当时的细节记忆犹新。
徐延君回忆:“在飞机的地板内部做了棺椁的固定架,铺上了绿色的地毯。从开始接到任务,每天都是把飞机打扫得干干净净。”
连书文说:“在韩国起飞的时候,我在心里说,英雄们,先烈们,我要带你们回家,安全顺利地回家。特别想告诉先辈们,人民军队的强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如你们所愿。”
自2016年列装以来,运-20所迈出的每一步都代表着人民空军战略投送能力的新突破。从“胖妞”到“鲲鹏”,经历过风雨、经受住考验,运-20不断用实力和行动证明——大国鲲鹏,不辱使命。
未来
运-20的航迹,只会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