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6 18:22
日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市十一学校等5所学校的学生在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斩获10金9银,引起广泛关注。学科竞赛含金量如何?为何有这么大的社会吸引力?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获奖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金牌)
赵瀚宏 邵友博 李博滔 李昀展
刘可翰 王泽华 吴道宁 张适瑄
刘瑞华 魏佳亮
(银牌)
李易铭 董家耀 刘英哲 何润墨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银牌)
彭睿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银牌)
陈奕豪
北京市第八中学
(银牌)
韩沛伦
北京市十一学校
(银牌)
隋沅昊
刘轩辰
被高校认可的
五大学科竞赛是哪些?
竞赛举办时间请以主办方最新公布为准
近年被社会认可的官方举办的五大学科竞赛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
五大学科竞赛每年举办四次,分为省级赛场两次,全国赛一次,国际赛一次。
省级初赛:省内组织选拔的意义是为了选出优秀的选手去参加全国的竞赛。
省级复赛:从第一轮省内选拔的选手中挑选部分优秀的去参与全国性质的复赛,全省统一地点考试(往往是省会城市),并且全国的考试时间是一致的, 全国共用同一套试题。复赛选手是从省初赛中选拔而出,不可单独报名参加。
全国决赛:各省省队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到一个地方参加XX学科全国性的比赛,一般称之为学科冬令营或者决赛(生物和信息学除外,因为生物和信息学决赛时间一般为8月份)。全国决赛最终评定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对应金牌、银牌和铜牌。国家会从金牌中选取50-60名考生作为集训队的选手,一般是最终成绩的前50-60名。
国际赛:从集训中选手挑选出4-6人到其他国家参加国际性的比赛,信息学竞赛为5人。
对升学有哪些作用?
入选国家集训队
可获保送资格
每年的五大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共260人(除数学60人外,其他学科均为50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可直接获得保送名校的资格。
按照教育部目前的政策——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等四类人员具备高校保送资格。
获得高校强基计划
入围资格
国二以上的奖项一般可得到高校强基计划破格入围的资格,具体参考各校当年招生简章。
从近几年的招生政策来看,强基计划招生更注重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和综合素质优秀,所以招生对象大致包含两种类型,即综合素质优秀及基础学科拔尖 。
如在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将申请报名考生分为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和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两类。
进入高校“计划”
“实验班”的敲门砖
往年,高校的各种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如清华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大数学英才班、北大物理卓越人才计划、中科大少创班等都比较看重竞赛奖项。
名校举办的各种学科训练营如清华、北大近日发布的《清华大学物理系2022年“大中衔接”学生活动报名通知》及《北京大学2022年优秀中学生物理学科探究拓展活动报名通知》中都明确表示需要省一及以上奖项才可报名。
在综合评价招生中
具有初审优势
对于报考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而言,获奖后的优势主要在于综合评价初审环节。通过初审后,高考及校测成绩仍是决定最终是否被录取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