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11:25
在同一条斑马线走数万个来回,今年73岁的赵迎春做到了。
穿上红马甲、戴着小红帽、攥着小红旗......每周二早上5时30分,赵迎春都会早早起床,步行15分钟到石景山区银河小学北门前的三岔路口,护送孩子们过马路。对她来说,这个习惯已坚持20年,只要学校开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都不曾改变。
银河小学北门前的三岔路口是学生入校的必经之路,但这里车道狭窄,没有红绿灯,孩子们在街上穿来穿去十分危险。7时30分,早高峰来临,车辆、人流渐渐多了起来,赵迎春和搭档挥舞着小红旗维护交通安全秩序。
“来,牵好奶奶的手!”每看到一个学生,赵迎春都会主动上前,拉起小朋友的手,还不时用身体护着,拦停过往车辆,安全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谢谢奶奶,您辛苦了。”听到小朋友稚声稚气的感谢,她心里暖暖的,觉得这份工作干得值。
虽然没有交通警察标准的手势,但有灿烂的笑容、热情的招呼,很多家长都记住了赵迎春和其他志愿者的面孔,一到学校马路对面就放心地把孩子交到她们手上,并把她们称作“护苗使者”。
“护苗”过程中,赵迎春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小孩子道路安全意识较差,有的孩子还是自己来上学,我们必须要保证他们的安全。”20年来,她早已把保护学生安全当作自己的使命,也从未有银河小学学生在校门口因交通事故而受伤。
赵迎春还记得护苗队刚成立时的情形。2003年,退休后的她看到永乐三小(后并入银河小学)门前上下学时人车交错非常危险,便萌生了护送孩子过马路的想法。她组织10名老街坊成立“五芳园护苗服务队”,其中多数都是退休党员。从周一至周五,学生们的上学日就是护苗队的上班日,大家两人一组,轮流值守。
刚成立那会儿,很多家长都不理解护苗队,不愿让孩子跟着她们过马路。赵迎春便一个个解释,“我们是义务的,是退休后发挥余热好心维护孩子们安全的。”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并认可了她们,护苗队的故事在银河小学口口相传,很多老师、同学会给她们送水、送锦旗、送苹果,还利用寒暑假为她们演出表达感恩之情。
家长没来接,赵迎春会耐心地陪孩子等;队员有事儿人手不够,赵迎春都是二话不说,直接代替值守。“老姐妹可以空岗,但孩子们的安全可不能空岗。”她说。
时光荏苒,当初一起并肩作战的老姐妹有不少由于家庭或身体家庭原因离开了护苗队,但赵迎春一直坚持了下来,并不断找新人补入进队伍。20年来,她作为鲁谷义工的一员,共义务奉献了20000多个小时,先后获得“首都社区志愿者特别荣誉奖”“首都社区志愿者之星”等奖项,但她表示,这些荣誉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就是想尽我所能呵护祖国小花朵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赵迎春和护苗队的奉献故事也感染着后辈。前段时间,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张予阳也加入护苗队,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弟弟妹妹们过马路。“我原来也是银河小学的学生,在奶奶们的帮助下长大,如今我想接过她们的旗帜,把这份奉献精神传承下去。”张予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