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闸新村一楼门紧急封控,21名工作人员如何保障居民生活?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松林

2022-11-22 09:22 语音播报

城事

早上8点,潘伟和几位工作人员到达杨闸新村小区4号楼下,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他们熟练地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手套等,而后拉开封控围栏,开始进楼消杀、送快递和收取生活垃圾。从跨入封控围栏的那一步起,消毒水气味就弥漫开来,地板、栏杆、电梯、扶手、墙角……“16日起,我们每天上午8时、14时、19时都要对这个楼门消杀一次;平均每天能收20多箱生活垃圾,收好统一包装好放到楼下,等待运走处理。”

潘伟是管庄地区杨闸村委党支部工作人员。11月16日,杨闸新村小区4号楼2单元一名居民出现核酸异常,而后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当天下午3点,居民所居住的单元楼门开始封控,总共126个房门、188人进入居家观察状态。尽管疫情来得突然,但得益于提前摸底的台账数据、平时的防疫培训等,各方面工作人员迅速集结,高效配合。打电话通知住户、上门磁、设置封控设施、现场消毒、做核酸……不到两个小时,封控单元有序步入封控管理。

目前,188人的封控生活保障和居家安全,由21名工作人员守护。这21人,除了有值班保安、消杀人员、基层村委工作人员、志愿者之外,还有下沉干部。保安石聪介绍,五名保安最近都是“两班倒”、24小时值班,主要负责看护现场秩序,给封控住户送外卖快递、上门收垃圾等。在单元门外临时搭建的帐篷内,两张“行军床”,两台电暖气、桌椅、被子、棉衣等设施,是他们日夜值班的“陪伴”。只要有住户的外卖、快递到达楼下,保安就及时在本子上登记、消毒,而后承担起“最后100米”的配送。“快递外卖,每天平均得送200件,只多不少。”石聪说,尽管很累,但自己也很清楚这份工作的意义,“疫情紧急,为居民、为社会做一点儿贡献嘛。”

快递、外卖、蔬菜等虽然可以正常配送到楼下,但封控的居民,总难免有一些急事难事。“前几天,一位居民的降压药突然吃光了,怎么办呢?这可不能等。”杨闸村党支部书记马全萍说,知道情况后,她立即协调现场工作者,拿到居民的医保卡后出去帮忙买药。“有时我们也会通知家属过来帮着买药,但只要我们人手有空,就会顺带把这事儿做了。”

“我们地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台账底数不容易摸清。这次封控的小区,是2018年才入住的回迁安置房小区,还未成立社区,只能由杨闸村党支部代管。好在,村委会领导班子和一线人员行动有力。”管庄地区下沉干部、六级主任科员戴岳说,他和大家一起工作的这些天,真实感觉到居民对一线工作人员工作的理解配合,也更明白精细化管理对封控楼门居民的意义,“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一起尽快控制住这波疫情。”

北京疫情防控最新动态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