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来信|香港立法会议员江玉欢:孤儿长大的我,拿出两成月薪资助儿童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孟紫薇 李松林 潘之望

2022-11-27 11:04 语音播报

热点

每天清晨6点钟起床,推窗迎面海风与晨曦,早餐后是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然后再搭车到立法会办公室,我充实的一天渐渐开始。除了准备与参加各种会议,我和团队还要处理市民的求助个案,回应媒体质询等等,经常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不知不觉间便已夜深了。

江玉欢

我叫江玉欢,今年1月有幸成为香港新一届立法会议员,开启4年的任期。从律师到立会“新丁”,最初一段时间我忙于组建团队,熟悉流程,思考自身的定位,可以说是边干边摸索。相较于做律师,我觉得立法会议员要更加关心社会,通过不断学习研究,解决市民所需。

江玉欢与养母和姐姐

虽然陪伴两个儿子的时间少了,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能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我感到十分满足。说起来,这和我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童年时,由于养父母离异,养母要独自抚养我和姐姐,生活非常拮据。13岁那年,养母又因病离世,我才知道自己是孤儿的身世。后来我和开烧腊店的养父一起生活,写功课只能和他共用一张折叠桌,周末还要推车去送叉烧。

江玉欢暑假时制作西饼

到了考大学的年纪,我深知要出尽全力,最终考入香港大学法律系。接到录取电话的那一刻,我激动得快要哭出来。每个暑假我也从不虚度,抽空做家教或打工贴补家用。这段经历让我懂得做人要勤力、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也让我格外关注基层家庭、青少年成长等议题。

江玉欢律师入行时的新人照

当选立法会议员后,我成立了“阿欢火箭工程”,每月从立法会议员的10万港元薪资中捐出2万港元,资助4名基层学童。这样一年下来就可以资助48人,4年任期间能够帮到近200名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虽然这些钱仅是“绵力”,但我希望可以传递一份鼓励,让孩子们知道有人在关心他们,努力就有希望。同时也想要唤起社会上更多人参与到类似的工作中。

受到“阿欢火箭工程”资助的学童回信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很多受到资助的孩子都回信向我表示感谢,还分享了5000港元资助金的用处。有孩子说,他用这些钱买了很多书,会很努力奋斗,长大后要像我一样帮助有需要的人。有的孩子告诉我,想买个阅读器,剩余的钱补贴家用。还有更大一点的孩子,考入了台湾的大学,准备用这些钱交学费。这些真挚的话语,更加坚定了我未来继续做下去的信心。

团队实习生与江玉欢一起庆祝生日

从小经历风吹雨打,让我非常能理解香港年轻人所面临的生存压力、难以向上流动等诸多困境。除了坚持、勤力,社会一定要多给他们机会。我的办事团队中,聘用的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虽然没有经验,但个个都很有干劲,很用心。除了全职人员外,我还会去大学招聘暑期实习生,只要完成工作便能领到几千港元补贴金,让年轻人们既学到东西也做得开心。

江玉欢组织地区居民做手工

在我看来,做好立法会议员绝不能高高在上,只有用心用情,才能让政策真正贴地为民。目前我在香港5个区设有办事处,随时敞开大门聆听民意,争取用立法会议员的资源帮助市民解决困难。对于他们提出的关于房屋、福利、劳工等问题,我和团队会及时跟进。每个周末,除了盘点一周的工作外,我还会组织一些趣味活动,与市民联络感情,了解他们的近况。

江玉欢盼做港人的心中的“叮当”

回首近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忙碌但我觉得非常快乐,在予人帮助的同时,于我自己也是一种治愈。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非常喜欢叮当猫,因为小时候母亲忙于奔波赚钱,我看过动画片后觉得叮当很厉害,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它都能从“百宝袋”中掏出法宝解决,再露出可爱的笑容。但现实中“百宝袋”是不存在的,唯有自己发奋学习,不断求知、求进,才能创造机会。

江玉欢倾听市民的需求

从基层出身的孤儿到立法会议员,一路走到今天,我是很感恩的。我也希望能成为香港市民心中的“叮当”,在他们遇到难题时给他们希望和力量。“用心为政 以力为民”是我竞选立法会时的口号,接下来的日子,我也会牢记初心,践行好这句话,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四年后,无论我走到哪里,如果有市民记得我替他们发过声,为他们做过实事,那便是我最大的幸福。

——香港立法会议员 江玉欢律师

点击香江来信,阅读更多香港人真实心声

香江来信

编辑:孟紫薇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