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14:23
抗疫三年,其他国家纷纷弃考离场,中国仍在“孤身走暗巷”,舆论渐起。有人说,奥密克戎防不胜防,“动态清零”得不偿失,“承认撑不下去不丢人”,一些国家更是急着拉中国一道“躺平”。中国全社会团结抗疫的共识正在面临严峻挑战。然而,放开真能“躺赢”吗?还是看看全球第一抗疫失败国美国的真实教材。
▲在抗疫问题上“躺平”的做法已对美国社会造成难以弥合的创伤。新冠疫情暴露了美国政府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方面的缺陷,凸显美国疫情防控体系的深层次疴疾。
1. “动态清人”永无宁日
“躺平”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死人。 疫情已夺走100多万美国人的生命,相当于连续300多天每天发生一次“9·11”。即使在奥密克戎毒株毒力下降、有疫苗和药物的情况下,美国仍在成规模“清人”。2022年以来,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已达30多万人。4月至今,每天仍有300至500美国人死于新冠。
▲美国新冠死亡病例已突破百万,相当于美国特拉华州、罗德岛州或蒙大拿州的人口在两年内凭空消失。
要知道,这些最新的死亡数字可是建立在100万最脆弱美国人已经遭到“淘汰”,大部分人群已完整接种疫苗、反复感染并形成一定免疫的基础上。 可以想象,如若没有这些屏障,奥密克戎这把“温柔刀”的杀伤力只会更加触目惊心。
美国人均寿命因疫情呈历史性缩短趋势。美国疾控中心公布报告显示,美国2019年人均预期寿命为78岁10个月,2020年缩短至77岁,2021年进一步减至76岁1个月。这是100年来美国人均预期寿命首次出现连续两年下降。布鲁金斯学会认为,从人均预期寿命看,新冠疫情已经使得美国25年来在医疗创新和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取得的进步付诸东流。
▲2020年11月,美国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法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搬运标有Covid标签的尸体。
不容忽视的是,“以变异求生存”始终是病毒的终极哲学。 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病毒培养皿”仍是新冠病毒持续变异的温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认为,在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免疫逃逸的新变异株。一些人指望靠美国人自身免疫系统裸奔硬扛,无异于听天命、撞大运。
2. “长新冠”并非耸人听闻
“长新冠”也称新冠后遗症,统指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经历的一系列长期症状。 目前只是不断出现脑雾、头痛、眩晕、针刺、睡眠障碍等各种症状,却没听说哪里有特效药。2021年8月,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将新冠长期症状称作现代医学头号挑战。
▲2022年9月,美国“长新冠”患者聚集在白宫外抗议,喊话政府“大流行并未结束”,呼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
“长新冠”绝不是小病。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2022年11月发布报告指出,“长新冠”可能引发超过50种病症,影响包括肺部、心脏、脑部等几乎所有脏器系统。
“长新冠”也不是个例。美国疾控中心2022年8月调查数据显示,约有3400万劳动适龄美国人曾在某个时候患有“长新冠”。《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期刊2022年10月发表研究报告显示,在急性感染新冠两年后,超过一半的患者仍经历至少一种“长新冠”症状。
有人说,奥密克戎病毒致病率较低,不会导致“长新冠”。 这也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测。《柳叶刀》2022年6月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虽然在奥密克戎感染潮期间,出现“长新冠”症状的风险较低,但因为奥密克戎传染性更高,因此出现“长新冠”症状的绝对人数并不低,许多感染奥密克戎的患者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后遗症的折磨。
▲ 2022年6月,密苏里州迦太基市的一名“长新冠”患者只能终日连接呼吸机生活。
“长新冠”还带来严重失业问题。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2022年8月发布研究报告称,全美约1600万劳动适龄人口患有新冠后遗症,其中约300万人因此失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曾警告,“长新冠”正危害数千万人的生命和生活,对医疗系统及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敦促各国立即行动并保持持续努力,应对这一“非常严重的危机”。
3. 放开后经济依然拉胯
不少美国人向来信奉“钱比命贵”。早在疫情暴发之初,得克萨斯州副州长丹·帕特里克就曾大言不惭地公开表示,“宁愿死也不愿看到公共卫生措施损害美国经济”,同意以老年人的生命为代价“冒险重启美国经济”。
▲2020年11月的感恩节期间,一位医生在得克萨斯州休斯顿联合纪念医疗中心拥抱并安慰新冠重症监护室的一名老年患者。 两年多来,美国老年人确实为经济付出了惨烈代价:四分之三新冠死亡病例是65岁及以上人群。然而美国经济并未因老年人的牺牲而好转。事实证明,经济增长与所谓“躺平”“放开”并没有直接关系。
疫情发生后,美国政府推出多轮大规模财政和金融刺激计划,力度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拜登政府甚至简单粗暴地给美国人直接发钱。 随着疫情限制措施放开,被抑制的消费需求迅速爆发,但是供应链紊乱和供给不足的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供需失衡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通胀冲上数十年来的高点。民调显示,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美国家庭,有三分之二已经难以支付各种日常开销。
▲2022年5月,美国遭遇婴儿配方奶粉危机,5月第一周全美奶粉缺货率高达43%,价格相比去年同期飙升18%。
权威机构普遍预计,2023年美国经济可能进入“温和衰退”,导致100万美国人失去工作岗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对明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测分别为1%和1.3%,比今年还要分别低0.6%和1.2%。
4. 弱势群体惨遭遗弃
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少数族裔沦为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柳叶刀》发布报告显示,美国有色人种工人从事涉疫高风险行业占比更高,相比其他群体家庭成员人数更多、经济收入更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人数更多,患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也最大。
▲美国少数族裔遭受系统性种族歧视的痼疾日益凸显,其生命权和健康权遭受不公待遇,甚至被无情剥夺。
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调查显示,66%的拉丁裔和57%的黑人工人群体因照顾家庭等原因缺勤而领不到薪水。美国在医疗体系、医疗资源分配等方面本身就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少数族裔面临高风险、低收入的双重打击,处境更加艰难。 疫情也让美国儿童遭殃。据美国儿科学会和儿童医院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前7个月美国已有超过600万名儿童感染新冠。 而新冠病毒对儿童健康的长期潜在影响目前仍难以评估。
▲2020年8月,在美国迈阿密市,一名10岁女孩为她死于新冠肺炎的父亲守灵。
《美国医学会杂志》统计,疫情导致美国失去父母或监护人的儿童增长了约五分之一,25万名儿童成为“疫情孤儿”。 美国儿童贫困率从2021年底的12.1%上升至2022年5月的16.6%,贫困儿童数量增长了330万。天主教大学经济学教授韦弗等学者直言,目前美国没有人牵头了解这场危机的规模和影响,因疫情失去至亲的儿童无法获得足够的保障性收入支持,将产生长期的负面社会效应。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不断与瘟疫抗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疫情发展传播具有持续性、变异性、反复性,其消亡也无一定之规。
▲2022年11月,即将离任的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在一档节目中表示,新冠疫情并没有结束,美国仍处于疫情中。 目前,全球新冠病例统计数据并不完整,疫情发展前景尚不明朗。但可以确定的是,贸然放开、“躺平”,无异于是在拿普通人的生命做一场世纪豪赌。这也是中国坚持积极抗疫,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的政策出发点。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艾尔沃德所说,躺平者将“双手沾满鲜血”。
▲中国有充分的信心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同时以良好的防控成效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中国正在一条最难的道路上摸索,夜色难免黑凉,但曙光已然显现。普通人既不必恐慌焦虑、谈疫色变,也不应被带节奏、儿戏视之。让我们保持定力,相信科学,给专家研判和政府决策再争取一些时间。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