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北京 | 居家备药可以有 用药风险须知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12-17 16:19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进入
健康
看更多
+ 订阅

随着疫情近日的变化,“囤药”二字频上热搜,大家都囤起了退烧、感冒等药品。虽然现在对购买这些药物没有限制,但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还是有一些需要敲黑板的注意事项。为此,北京晚报《健康北京》采访了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临床药学科临床药师张维、主任药师毛乾泰,一起聊聊家庭用药中常见的误区,帮助大家更好地面对疫情做准备。

用药中常见以下误区:

误区一:混着吃,加药量,烧退得快

擅自加大药量并不会好得更快,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或者遵医嘱来吃药是最安全的做法。

以常用的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为例。每天用量不能超过2克。在合理的用法用量下,该药物是非常安全的;然而超剂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则可能会引起严重肝损伤,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

此外,很多复方感冒药、中成药中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随意混用会增加药物过量的风险。所以在用药前要仔细约阅读药品说明书,否则可能过量摄入对乙酰氨基酚。下表为常用的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药和中成药。

通用名

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片(粒)

感冒灵

200mg/袋

氨酚双氢可待因片

500mg/片

氨酚伪麻美芬片(日片)/
氨麻美敏片(夜片)

500mg/片(日片)
500mg/片(夜片)

氨加黄敏胶囊

250mg/粒

氨麻美敏片

500mg/片

酚咖片

500mg/片

酚麻美敏混悬液

32mg/ml

酚麻美敏胶囊

162.5mg/片

酚麻美敏片

325mg/片

复方氨酚肾素片

250mg/片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250mg/粒

复方氨酚烷胺片

250mg/片

复方北豆根氨酚那敏片

300mg/片

复方感冒灵颗粒

168mg/袋

复方感冒灵片

42mg/片

复方氯唑沙宗片(胶囊)

150mg/片

感冒安片

65mg/片

感冒灵胶囊

100mg/粒

感冒清片

12mg/片

感特灵胶囊

50mg/粒

感通片

125mg/片

抗感灵片

71mg/片

美扑伪麻片

500mg/片

扑感片

40mg/片

强力感冒片(强效片)

未标注

山防感冒颗粒(金防感冒颗粒)

280mg/袋

速感宁胶囊

100mg/粒

特酚伪麻片

162.5mg/片

维C银翘片

105mg/片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速效感冒冲剂)

125mg/袋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100mg/袋

新复方大青叶片

75mg/片

银菊清解片

未标注

治感佳胶囊

100mg/粒

 

误区二:儿童发烧吃成人药,儿童就是小大人,吃成人的一半就好

儿童服用成人药物会造成药物蓄积,用药无法保证剂量准确。儿童也有自己的专用药,用量一般根据儿童体重来计算,对于儿童患者推荐使用混悬液、颗粒剂等容易送服且能保证用药剂量准确的制剂。

针对发热,小月龄的婴幼儿用药需谨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可以使用布洛芬。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发热不推荐用药,症状严重需及时前往医院儿科就诊。

缓解鼻塞、流涕,儿童使用含有伪麻黄碱、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的药物,建议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如果孩子症状严重,可以先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进行缓解。

误区三:西药伤肝肾,中成药没有副作用

大家常常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这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中成药说明书的不良反应都是“尚不明确”,误导了公众以为是没有副作用。其实不然,中成药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使用不当不仅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还可能会造成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甚至令患者的情况加重。

以2022年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中发热推荐中成药为例,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在居家用药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宣肺败毒颗粒因处方中含麻黄,运动员慎用。

2.肝肾功能异常者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用药期间应监测肝肾功能。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4.用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5.用药后出现每日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需及时就诊。

6.尽量不要多种用于缓解上呼吸道感染的中成药叠加使用,以免用药过量。

误区四:担心被感染,没病也要先吃药

为了避免被传染新冠,不少人会想先要吃点药预防一下。目前没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的药物,有效的措施是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最好的预防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多锻炼、保证睡眠、饮食均衡等。

说了这么多误区,下面来说说正确的居家用药注意事项:

明确自己的症状是否符合用药的条件

囤药清单中的药物主要是用于退热、止咳、化痰以及缓解鼻塞流涕、咽痛、打喷嚏等症状的药物,如果您出现了这些症状,并且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以考虑打开小药箱啦。

发热时,体温超过38.5℃,可考虑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可适当使用连花清瘟、金花清感等;

咽干咽痛时,可考虑的药物如地喹氯铵、六神丸、清咽滴丸等;

咳痰时,可考虑的药物如溴已新、氨溴索、愈创甘油醚、乙酰半胱氨酸等;

干咳时,可考虑的药物如福尔可定、右美沙芬等;

流鼻涕时,可考虑的药物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恶心呕吐,可考虑的药物如桂利嗪、藿香正气等;

名字太长记不住?建议您保存好药品说明书,对照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来选择药物,必要时建议您咨询医师或者药师后再用药。

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健康饮食

服用药物后可以一定程度缓解不适症状,但不代表吃了药之后就可能立刻满血复活。因此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健康饮食才是促进痊愈的最好方式。

最后,药师给大家的个人防护建议就是:

适量囤药,戴好口罩,勤洗手,接种疫苗,做好健康监测,均衡饮食,适当锻炼身体。每做好一条,您的感染风险就更小一点。


编辑:汪盈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