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2 15:34
“家有8个月的宝宝,买不到泰诺林,求助”“已经康复,手里还有退烧药、过敏药、抗原,数量不多,急用的可以联系我”……近日,“新冠防护药物公益互助平台”上线,民众通过微信小程序即可快速进行药物求助。而有多余药物的人家,也可通过平台进行“余药共享”。
“已收到邻里朋友发来的药品,大家都是冬日暖阳”……从小程序内的一条条留言不难看出,已有许多人通过这一互助平台拿到了急需药品,解了燃眉之急。这种互相“搭把手”的善举,是寒冬里的暖流,给人宽慰,给人希望。近段时间,邻里之间、朋友之间,乃至陌生人之间,这般互帮互助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家里急需什么,群里问一声,朋友圈转一下,很快就有人回应,就有人帮忙。事实证明,不让一个病人孤独无助,不让一个家庭孤立无援,除了政府提供的机制性举措,我们每个人也能有所作为。病毒无情人有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互帮互助的情谊、共克时艰的信念,让面对疫情的我们有了更强大的底气。
还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在这场全民互助中扮演的角色也十分重要。小程序虽小、能量不小,其高效匹配了供需关系,让缺药者多了条求助渠道,让有余药者有平台传递爱心,善莫大焉。三年来,技术在提升抗疫效能方面的表现一直可圈可点。从核酸检测点地图上线,到AI机器人无接触配送,依托人工智能、实时定位等创新应用,便利社会生活;从云会议,到云课堂,依托5G、在线直播等时兴技术,畅通远程交流互动……种种创新虽“微”,却能“四两拨千斤”,为大家解决了不少急难愁盼。
技术便民、创新为民,呼唤的是多元治理力量。要看到,在公共事务领域,政府是主导力量,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乃至广大市民都是广泛的治理主体。各方共同参与、积极合作,通过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过程,就可能最大程度增进公共利益。比如眼下的“余药共享”,企业及时上线小程序,官方媒体等积极对接,在自家公众号推广这一方式,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政府部门“穿针引线”,企业发挥技术所长,媒体利用渠道所长,各方有点子出点子、有技术出技术,有难题商量着办,需协同联合着办,很多问题解决起来就能事半功倍。
科技变革的时代,科学化、智能化很大程度决定着发展效率。在一场场大考中,激发技术向善的潜能,汇聚共治合力,凝聚人心民意,提升的将是整个社会的治理能力与文明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