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航天梦丨世界贡献:中国航天造福人类
北京日报 | 作者 李成智

2022-12-26 06:49

热点

中巴合作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不仅满足两国在国土资源勘查、土地分类、环保监测、气候变化研究、防灾减灾、农作物分类与估产等领域对遥感数据的迫切需求,还为亚非拉国家提供服务。图为资源一号02E卫星发射升空。资源一号02E卫星是资源一号系列第9颗卫星。央视新闻客户端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空,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航天事业是中国人奋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技术作为覆盖面极广的技术,它能推动更广泛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发展,同样又能在极广的领域造福人类。就我们一般人来说,坐过飞机旅行的人所占比例并不多,而航天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恩惠每一个人都能切实感受到:我们看世界杯直播,得益于通信卫星;我们看天气预报,得益于气象卫星;我们用手机导航,得益于导航卫星……在国防、经济与生产领域,各类应用卫星都发挥着巨大作用。中国载人航天同样如此,随着空间站技术的发展与未来月球、火星基地的建设,航天技术能够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造福全人类,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断为世界作出新的贡献,不断发挥着造福人类的积极作用。

应用卫星造福国际社会

中国早在1970年4月就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世界上第五个进入航天时代的国家。此后,中国在大力发展运载火箭的同时,始终关注应用卫星的发展,以服务于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射成功返回式遥感卫星,80年代初发射成功通信卫星,80年代末期发射成功气象卫星。这些卫星都经过系列化更新换代,不仅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对造福全世界作出了应有贡献。

通信卫星是应用卫星家族中产生效益最大的一类。在开发和应用通信卫星的同时,中国始终关注通信卫星为国际社会服务。中国通信卫星在整星出口方面,作出了极大努力并取得了突出成就。整星出口之所以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就在于中国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除了卫星产品全部由中国制造外,中国还提供卫星发射服务,以及地面测控站等硬件设施建设、人员培训、技术支持等一整套方案,从而实现直接在轨交付的“让客户获得拎包入住的便利”。

中巴地球卫星的合作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1988年7月,中巴两国政府核准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993年9月,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原访问巴西,与巴西科技部签订了中巴资源卫星研制重大事项协议,落实了项目经费。同年11月,巴西科技部长访华,双方签署了中巴资源卫星发射服务合同和中巴资源卫星及相关领域进一步合作备忘录。

1995年11月,巴西总统访华时,刘纪原局长和巴西科技部签署了中巴《关于加强和扩展中巴空间技术合作的备忘录》,随后即成立工作小组,中巴该项目的总投资为1.5亿美元,中方承担70%,巴方承担30%,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用中国的运载火箭发射。1999年10月14日,中巴共同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号(CBERS-1)顺利升空。由于这颗卫星取得了高度成功,双方的合作得到进一步拓展,研制发射卫星数量也由原定的3颗增加到6颗。最后一颗于2019年12月20日发射。中巴合作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不仅满足两国在国土资源勘查、土地分类、环保监测、气候变化研究、防灾减灾、农作物分类与估产等领域对遥感数据的迫切需求,还为亚非拉国家提供服务。

中国卫星导航产业持续保持稳定高速增长态势,特别是北斗与物联网、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战略性前沿技术加速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图为2020年5月26日,在河南省邓州市小杨营镇安众村,加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在无人驾驶状态下播种。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摄

导航卫星连通“一带一路”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独立开发建设的天基导航系统,该系统从1994年立项到2020年建成,历时26年。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下,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化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卫星导航产业增长显著。2020年8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北斗系统建成新闻发布会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介绍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化应用所取得的成就:10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9年达到3450亿元,2020年有望超过4000亿元。到了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约4700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全球覆盖,世界各国都可从中获益。卫星导航系统是全世界的公共基础设施,中国始终坚持北斗系统对世界的开放性,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陆续加入北斗“朋友圈”,成果共享、合作共赢。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搜救组织都已认可或即将认可北斗系统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核心星座之一,并陆续发布支持北斗三号信号的移动通信国际标准、船载终端检测标准、搜救载荷标准等。随着服务能力的增强,北斗系统正积极融入世界事务、履行国际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斗系统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根据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服务,逐渐成为有重要影响的“世界品牌”。

2013年,缅甸农业使用了500余台高精度北斗终端,应用于农业数据采集、土地精细管理。2015年,基于北斗系统的高精度接收机应用于科威特国家银行总部300米高摩天大楼建设,实现了施工过程中垂直方向毫米级测量误差。北斗系统走进新加坡,基于北斗高精度的静音打桩系统可进行桩点精准管理,每个打桩点精度可达厘米级。北斗系统走进柬埔寨,为柬埔寨政府部门综合规划、国土整治监控等提供更加完整的基础信息资料。北斗系统走进老挝,为全国性土地确权工程放样、地形测图等各种控制测量提供新的方法手段。在中欧班列上,装有北斗终端的集装箱,高精度定位导航功能让物流更便捷,实现了传统运输方式的升级与转型。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正积极运用北斗系统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得到成功应用。

北斗应用需求旺盛,行业应用不断深化,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中国卫星导航产业持续保持稳定高速增长态势,特别是北斗与物联网、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战略性前沿技术加速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北斗系统既在我国各行各业得到成功运用,也在世界范围内造福人类。

中国在太空农业方面的巨大成就早已为人们所熟知,长期运行的空间站能够在太空农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只是空间站的一项功能,它还能在空间科学研究、空间技术开发、空间产品加工以及空间制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多样化的功能和价值将惠及全人类。图为神舟十四号飞船带回的“太空水稻”。 东方IC供图

空间科学合作惠及全球

在2021版《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中国政府阐述了积极参与航天国际合作的政策:加强空间科学、技术及应用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与服务,为人类应对共同挑战作出贡献。加强基于共同目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空间合作,使航天发展成果惠及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支持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发挥重要作用,重视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二十国集团合作机制下的空间合作。鼓励和支持国内科研机构、企业、高等院校、社会团体,依据有关政策和法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

空间科学是航天时代诞生以来出现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基于空间环境下开展的各项研究工作,包括空间微重力科学、空间环境科学、空间天文学等分支。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是拥有相应的空间科学研究平台,包括卫星、探测器以及载人航天器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航天积极走出去,与世界各国开展了全方位的航天合作。1985年以来,中国先后与美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瑞典、阿根廷、巴西、俄罗斯、乌克兰、智利等十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政府部门间空间科学技术及应用合作协定、议定书或备忘录,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2011-2016年,中国与29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43项空间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近两年,中国又先后与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签署了航天合作框架协议,与卢森堡、法国、德国、俄罗斯签署了总体航天合作或具体航天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中国还与俄罗斯、乌克兰、法国、巴西、欧空局、英国、美国等建立了固定的航天合作或对话机制。

“双星计划”是中欧空间科学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该计划全称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是首个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以中方为主的空间探测国际合作计划,也是中国与欧洲合作的第一个科学探测卫星项目。按照2001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和欧空局签署的合作协议,双星计划与欧空局最为重要的磁层探测计划“星簇”Ⅱ密切配合,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成为国际空间探测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星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内对于空间科学和空间探测的认知度,在科学普及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双星计划”的国际合作形式还表现在中外科学家合作研制和调试星上的探测仪器,检查和订正探测数据等方面。这种合作有利于迅速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提高我国探测仪器的研制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使中国的空间探测水平迈上新的台阶。通过双星计划的国际合作可以看到,提出具有中国优势和有创新特色的项目,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基本条件。只有这样,对方才愿意同我方合作,才能做到互利互惠、优势互补。

进入21世纪,中国航天器谱系越来越完整,为国外用户搭载能力显著增强。2018年12月8日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的着陆器上加装了德国研制的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LND);玉兔二号月球车上加装了瑞典的中性原子探测仪(ASAN);中继星“鹊桥”上,装有中国与荷兰合作研制的低频射电探测器。

除利用返回式卫星等航天器进行载荷搭载服务外,中国还利用发射主卫星的剩余空间搭载国外小卫星,包括巴基斯坦、瑞士、加拿大等国的小卫星,搭载发射了24个小卫星/载荷。在航天商业发射中,自1990年首次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以后,我国已先后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47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发射54颗国外商业卫星。

深空探测推进知识共享

中国探月工程一到三期任务已经结束,其高潮是嫦娥五号在2020年成功完成无人月球采样任务。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中国获得的每一项成果,都十分注重知识共享。

中国的火星探测始于与俄罗斯合作的荧火一号,中方研制了小型探测器搭载于俄罗斯的火星探测器。后由于运载火箭问题,该项任务未能完成。2020年7月23日,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它于2021年2月10日与火星交会,成功实施捕获制动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实施火星着陆。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巡视器(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使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2021年6月27日,国家航天局发布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和巡视探测系列实拍影像,包括着陆巡视器开伞和下降过程、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声音及火星表面移动过程视频、火星全局环境感知图像、火星车车辙图像等。2022年9月19日,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科学研究成果研讨会召开。截至2022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80GB。2022年9月21日,天问一号任务团队获国际宇航联合会2022年度最高奖。天问一号获得的科学数据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共享。

2021年底,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已正式立项,进入实施阶段。探月工程四期的主要目标是对月球南极开展科学探测,建立起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后续将分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三次任务实施,计划在2030年之前完成。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选择月球南极地区是因为其存在极昼极夜现象,初步估算将有180多天的极昼时期,可克服月球背面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长时间开展科学探测工作。嫦娥六号主要到月球的高价值地区进行采样返回;嫦娥七号主要对月球极区水冰分布进行科学探测;嫦娥八号将与嫦娥七号协同工作,主要开展月球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试验验证和长期科学探测,对地球进行大范围、全尺度、长周期观测,并为月球科研站后续的关键技术进行验证。嫦娥六号和嫦娥七号有望于2025年前后实施发射任务。探月工程四期将开展更深度的国际合作。嫦娥六号已向国外研究机构征集搭载载荷项目申报。月球科研站有望采取国际合作模式建设。2021年6月16日,在全球空间探索大会期间,中国和俄罗斯双方共同举办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全球网络论坛。双方联合发布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V1.0)》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V1.0)》。这项指南介绍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概念、科学领域、实施途径和合作机会建议等内容,有助于国际伙伴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规划、论证、设计、研制、实施、运营等阶段寻找参与的机会。中俄欢迎国际伙伴在国际月球科研站任务的各阶段以及各层级参与项目合作。

科学无国界,深空探测需要多国参与。中国在月球及深空探测开展的国际合作和取得的科学成果,将有助于全人类对地球、月球、近地行星及小行星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

中国载人航天合作潜力巨大

随着神舟十五号飞船发射和神舟十四号飞船的返回,中国天宫空间站已基本建成并进入例行运行阶段。神舟十四号飞船带回的“太空水稻”令人们非常兴奋。中国在太空农业方面的巨大成就早已为人们所熟知,长期运行的空间站能够在太空农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只是空间站的一项功能,它还能在空间科学研究、空间技术开发、空间产品加工以及空间制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多样化的功能和价值将惠及全人类。

2016年,联合国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签署《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2018年5月,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团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共同在维也纳举办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机会公告发布仪式,正式开启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盛情邀请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利用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的理念是开放、和平、共赢,欢迎各方参与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携手翱翔太空,谋求共同利益。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高度赞扬中国航天发展的巨大成就,认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世界上最系统、技术最先进的航天项目之一,将为全人类带来广泛利益;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项目激动人心,将使中国的技术和经验惠及其他国家,提升载人航天国际合作和能力建设,促进人类对空间科技应用的认知,帮助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入太空,服务于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她呼吁联合国成员国积极参与合作并从中受益。

载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俄罗斯、德国、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家的航天机构,以及联合国外空司、欧空局等航天组织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中国航天员曾赴俄罗斯参与训练,而且曾于2016年参加过欧洲组织的洞穴实验,欧洲航天员也曾于2017年参加过中国组织的海上救生训练。对于其他国家的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展开国际合作,中国都持欢迎态度。

2019年以来,中国在面向国内征集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项目的同时,还面向联合国所有成员国开放空间站实验环境。天宫空间站是历史上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开放,当然也包括美国、日本等国。目前已经有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等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为天宫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除了共享空间站实验舱外,中国还将免费提供合作项目的运输服务。

天宫空间站舱内舱外均可进行实验,其中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共设置了16台科学实验机柜,超过了美国在国际空间站上的13个机柜;舱外设有暴露实验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光学舱,支持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等11个学科方向30余个研究主题的数百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

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杨宇光介绍说,中国空间站上的对接口设计成可以对接其他国家的空间站舱段的形式。中国已在国际上提出了天宫空间站上的四个级别的合作,包括联合开展科学试验、接待外国航天员来访、接待外国飞船来访和外国舱段对接。这四个级别的合作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国际空间站的合作水平。不久的将来,利用天宫空间站开展太空旅游也将成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我们相信,中国天宫空间站将迎来辉煌的应用新时期,也必将为世界载人航天的进一步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航天对世界的贡献必将越来越大。

(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逐梦苍穹,圆梦天宫!理论周刊今日推出致敬航天梦特刊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