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3 16:27
1月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介绍,阻断病情由轻症转重症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中医药在阻断新冠病毒感染从轻症转向重症的过程中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要及时识别容易发展成重症的高危人群,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中医症候,对于判断病人的转重有指导意义。比如中医看舌苔,舌苔由薄转厚变黄,舌质的颜色由淡红转成紫红或者淡暗。另外高热持续不退。第三是大便稀溏或者几天没有大便,并且伴有食欲的严重下降,消化功能、吸收功能变差。第四是出现明显的虚症,比如精神萎靡,一活动就喘促,说话连不上,手脚凉,出冷汗,口干舌卷,尿少短赤等,这类阴阳两虚的症候都可以作为中医判断是否会转重的预警指标。
其次,中医在阻断病情转重的治疗上,强调关口前移、早期治疗。具体到临床治疗,中医强调三个治法:一是尽快遏制热毒和湿热毒邪。比如临床上高热持续48小时,中药每天要吃两剂,每2至4个小时服用一次,还可用中药药汤研服安宫牛黄丸进行退烧醒神。二是在临床中,中医药非常重视通腑疗法的使用,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腑气不通肺气就不降,呼吸功能就不会改善,因此,中医认为调肠治肺或者肺肠同治是阻断病情转重的一个重要的措施。临床上如果大便不通超过24小时,应采用生大黄泡水或者研末灌服通便。三是强调要早期扶正,全程扶正。在最近的疫情中可以发现,发生重症的患者以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为主,在临床中发现这类患者在早期就存在着明显的虚症,如年纪比较大,基础疾病比较多,早期扶正、全程扶正也是防止病情转重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可以用大剂量的人参来扶本固元。
总之,如果临床上处理好邪正虚实的转化关系,防止病邪由表入里,防止逆传或者内陷,就能阻断病情由轻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