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5 21:48
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老人无疑是防重症的重点人群之一,如何守护好老人?除老人及有基础病的人群外,目前最常见的“急性重症心肌炎”反而在年轻人中多发,又该如何早识别?早治疗?
1
老人感染新冠如同“老爷车跑越野赛”
广州市政府新闻办1月4日举行
新冠病毒防治专家方案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感染ICU主任李粤平透露
老人感染新冠如同让“老爷车”跑越野赛
病情通常会呈现出三个阶段的特点
第一阶段
起病第一周是“分水岭”
好了就挺过去了
不好则急转直下变差
这是为什么?
如同老爷车没油没保养
患者营养状态会很差
可能会遭遇“沉默性缺氧”
这时需要用激素
这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88%重症发生率
第二阶段
ICU里最常见的情况
前期未能痊愈的患者
营养状态很差或是合并细菌感染
那么到第五天到第二周的时候
患者可能逐步现呼吸衰竭
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转差
这时可能需要上呼吸机或俯卧位等
有些患者可能要用到抗凝治疗
肾脏不好还需要采取肾替代治疗
第三阶段
过两周后的“持久战”
患者可能逐渐出现
免疫低下并合并各种感染
在这个抗感染的阶段
其他器官功能可能出问题
所以在病情第一阶段必须就解决好的问题
即一开始在基层社区评估
患者是否需要吃抗病毒药
通过早期阻断降低老人重症发病率
这也是所谓的“黄金72小时”
2
“黄金72小时”内大多可防转重症
目前北京、上海多地医院
发布了新冠诊疗方案
指导基层医生守住“黄金72小时”
张文宏在一场内部培训会上表示
在“黄金72小时”内
应将新冠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用下去
社区医院是新冠救治的第一道关口
只要用对了救治方案
大多数患者能防止由轻症转向重症
3
如何及时识别重症老人?何时应送医?
既然早治疗可以有效避免重症,如何及时发现病情是否转危呢?武汉有一位108岁的高龄患者,1月2日经一周治疗出院,她的经历值得关注。首先这位老人来医院后,既不发烧,也没“刀片嗓”等常见症状,而是情绪低、食欲差、嗜睡,家人之所以能及时将她送医,监测血氧发现异常功不可没。
那么血氧该如何监测?低到什么程度需立刻就医呢?
原来,血氧饱和度90%是一个门槛,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就被称为“呼吸衰竭”了,当监测到血氧有一个持续的下降趋势,或一直停留在92左右,不能很好地恢复正常,这时就需要就医了。
李粤平主任提醒,老人在起病初期,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食欲明显下降,咳痰咳不出来,不爱说话了,尤其是手脚冰冷;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是看有没有“三凹征”——看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还有肋间隙是不是患者呼吸或者一说话就凹进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要赶紧送医。如果不能马上去医院,或者床位暂时紧张,家属要赶紧给老人吸氧,同时要拨打120,尽早送患者去医院,最好早期就能用上抗病毒药。
4
防止阳过后转重症,年轻人该这么做
近期,阳后“急性重症心肌炎”一度冲上热搜,除老人和有基础病的人群外,不少年轻人反而更容易“中招”,这是为什么呢?
多位医生解释,阳过后有个“免疫紊乱期”,可能会持续1到2周。在此期间,其他病毒细菌都非常容易乘虚而入,少数患者甚至会引发心肌炎,或者咳嗽始终不见好,因此感染后不要以为一周过去就没事了,还需要调养监测两周,因为一些继发感染或并发症,隔一段时间后才会表现出来。对于老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可能出现突发性肺炎或者心肌炎,最终转成重症。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贵在接受人民日报客户端采访时称:感染后至少给身体半个月到一个月的调养休整期,“最重要的还是关注自己的身体症状,对于转向重症的迹象要早识别、早干预,这一点对于个人而言更有意义”。
祝所有感染的老人能扛过新冠
所有感染者不转重症彻底阳康
北京日报客户端综合:广州日报、澎湃新闻客户端、央视网快看、人民日报客户端、生命时报
漫画: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