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7 16:59
1月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介绍,目前基层首诊门诊量达到了60%,如何确保其诊疗质量,关乎着“保健康、防重症”的第一道关口。吴浩提出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救治能力的四点建议。
第一,要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学好用好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三年疫情,基层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前期主要“以防为主”,现在他们迅速转化角色“以治为主”,“治”的时候就要注意质量,尤其要注意对新冠症状的诊断,包括居家治疗、合理用药,还有中医药的治疗,特别是早期重症的识别以及转诊的路径,都要加强学习和掌握,学以致用。国家卫生健康委也正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基层诊疗与服务指南,下一步将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加强培训,提升能力。
第二,要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远程医疗的作用。加强牵头医院下沉带教和结对帮扶力度,特别是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有病房的,可以重点带教。在规范诊疗和抗病毒药物使用等方面,安排经验丰富的医师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具体指导。
第三,要发挥村医乡医人熟地熟优势。全面动态掌握居民健康,对重点人群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实现非药物治疗,比如氧疗、营养支持、补液等治疗和指导。另外是抗病毒药物的早期使用,加强合理指征用药和早期的识别,早期要使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同时,要特别关注基础疾病的诊疗,“基础疾病如果不稳定,也是新冠高风险的重症因素,所以不仅要关注新冠感染,还要关注基础疾病的治疗,使治疗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以满足群众对医疗的更好需求。”吴浩说。
第四,我国地域辽阔,特别是农村地区,一些村乡医掌握了很好的中医药使用办法,中医更讲究辨证施治,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中医用药的方式方法都有一些差异,鼓励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的中医药资源进行治疗和支持,改善新冠病症。吴浩补充:“也要尽快按照国家要求,动态储备相关药物,不打无准备之仗,一旦到了疫情高峰期,不至于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