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9 11:06
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已进入总决赛阶段!由预选赛各分赛区和主题赛区推选的优胜项目入围,按不同赛道进行最终评审,共同角逐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总决赛的桂冠!
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总决赛评审设置文化创意项目赛道、文化内容生产赛道、文创产品开发赛道、文化IP创意赛道、创意设计服务赛道、原创剧本创作赛道等6个专业赛道和1个文化创客赛道。
文化创意项目赛道
包括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的创意创新项目。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
充分发挥文化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好地融入和支撑全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把首都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首都发展势能。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
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得到日益满足。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
第10条
2035年目标
文化创意项目赛道负责人
王鹏,北京市海淀区融壹数字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北京唐影众线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亚洲数字艺术展出品人。长期担任政府及国际组织大型项目的策划及管理。近年来聚焦数字文化领域,发起并成功主办《亚洲数字艺术展》等一系列数字文化项目。
曾参与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大型情景史诗文艺晚会等重大文化活动,连续参与制作“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化展演活动、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日”活动等主场外交中的文化活动。
简明问答
文化创意项目赛道的情况是怎样的,对赛道整体有何评价?
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文化创意项目赛道涵盖了最多元的形态和丰富的内容,聚焦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多元是文化创意项目赛道的特点。
很多项目都着眼于“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和“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两个目标上,同时项目兼顾了“城市更新”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考虑。除了内容丰富、类型全面,这一届比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文化科技融合项目明显多于往届,这是受益于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近年来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牵引力作用,悄然成了大多数文创项目的“符号”和“标签”。
评审团队希望在赛道中看到什么样的作品投稿,入围作品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我们评审团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作品,我们尽可能地消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条条框框和各种边界,甚至“无界”成为了文化创意项目赛道的一个特色。只要是紧扣首都核心功能定位、紧跟时代发展、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可持续发挥显著社会效益都成为了得分因素。总之非常期待看到创新,不介意突破对既有文化创意的认知。
文化创意项目赛道入围作品的特质除了创新之外,还需要强大的内容支撑。在数字时代,人工智能甚至已经可以参与到内容创作中来,技术在文化内容生产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在创作环节中不是“替代”,更多的是“促进”。文化和其他领域的跨界整合需要科技赋能,这其实就是今年文化创意赛道作品的特质之一。
首都“五子联动”中的第一“子”就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今年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文化发展迅猛,请您谈一谈数字+文创深度结合的优势和意义。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在文化创意方面,科技创新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五子联动”第一“子”就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句话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创新赋能推动了我们国家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这点从参赛项目中也能够看得出,文化内容贯彻了新的发展理念,构建了新发展格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的跨界融合可以聚焦到“文化+”的战略上,在“十四五”规划下的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科技起到了激活发展新动能的作用,不断推动文化和科技、文化和金融、文化和旅游等跨界融合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的创新赋能,助力文化的繁荣发展,让文化和科技的融合达到了“1+1>2 ”的效果,产生了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人工智能、元宇宙和数字文化的发展迅猛,并且快速融入各类生活工作场景,这实际上是文化科技融合“化学反应”下的一种表现,从方向和趋势来说就是通过数字化的创新提升,让文化内容生产有了更多的设想和展望,数字文化的受众也有可能就会成为数字内容创作者,数字文化通过不断更新消费场景和方式,持续激发数字文化消费新活力。
北京在“科技+文化”领域都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绩?
说到令人瞩目的成绩,必须要提到数字文化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北京的“两区”建设相关政策中,数字文化领域的企业,目前在北京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数字文化企业在整个文化产业上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案例很多,不断更新的数字文化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比如数字艺术、数字音乐、游戏动漫等行业,近几年数字文化在文化产业中发挥的优势很明显,在文化内容、文化产品等方面,创新赋能发挥了很多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