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9 21:05
从满地画画的放牛娃,到习武卖画期报效国家的侠士,再到久经风霜后回归绘画之路,纵使生活困顿,亦不能阻挡他纵横纸上。“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之“壶中家山——陈子庄艺术研究展”近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带观众走近陈子庄的艺术世界。
陈子庄(1913-1976),生于四川荣昌(现重庆永川)。自幼习画,十六岁开始行走江湖,卖艺卖画为生。二十岁后,跟随萧仲伦、陈步鸾等人学习《诗经》《楚辞》《文心雕龙》等。受八大山人、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等大家启发,创作了一批极具个人风格的山水花鸟佳作。
此次展览汇集了来自四川博物院、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新都杨升庵博物馆收藏的陈子庄花鸟、山水、书法等作品,共计100件。展厅内,1962年陈子庄应新都杨升庵博物馆邀请创作的《花卉四条屏》,是其花卉代表作品之一。海棠花、梨花、水仙、芙蓉花,四件诗意画在构图、用笔、用色上皆有白石老人的影子。
1963年,陈子庄以杜甫名篇《蜀相》中森森古柏的重重诗意,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创作《锦官城外柏森森》。画面为全景式构图,古木荫荫,丛柏掩映之处,红墙俨然,古祠伫立,近树或虬曲多姿,或技干挺立,远树参落其间,以湿笔淡墨渲染写就。这一时期他还创作了《癸卯墨戏花鸟图册》四件,所绘物象以淡墨破锋而出,笔法潇洒不羁。
陈子庄生命中后三分之一在成都度过,并将这近20年生命旅程专注于绘画上,力图形成一番崭新的面貌。经过沉淀的陈子庄将创作重心从大写意花鸟转向山水画。1972年,陈子庄创作《龙泉山水册》标志着他的山水画进入成熟期。其代表作包括《大病后补题册》《廿四纸册》《石壶绘画扇集》《丙辰寄赠册》等。
1974 年,陈子庄进入了创作成熟期的高峰。《雨霁》《村趣》《春之晨》《崖下溪桥》《燕子崖》《秋爽》等作品皆见出鲜明的个人风格。《汉旺看山归来册》以浑厚的笔墨表现了川西地区不同于川中丘陵山水的巍峨气势。展览将持续至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