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我心者》演出融合音乐+戏剧:戏剧不是只到剧场看一个故事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润

2023-02-19 19:58 语音播报

文娱

从车水马龙的东单大街走进剧院,观看音乐戏剧《乱我心者》之前,先在前厅听场由艺术家们现场演奏和演唱的“悦我心者”爱情主题音乐会;看完演出后,再到咖啡厅,一边畅饮美酒,一边和演员、主创及其他观众交流,一起享受“醉我心者”演后音乐派対……这是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上演的“当代都市情感三部曲”第一部《乱我心者》首演场为大家献上的“心动时刻·共度浪漫之夜”主题特别活动。

音乐家时而演奏时而扮演角色

在这次主题活动上,刚刚组建的大华乐团也首次亮相。“悦我心者”爱情主题音乐会上,钢琴演奏家汪璇、小提琴家方之航与主唱潘杭苇为现场观众带来了《Moon river》《The rain》《Love me tender》《loving you》《夜来香》等多首与爱情相关的经典歌曲,让人陶醉在美好浪漫的气氛中。

摄影:刘臻

而在当晚的重头戏、由易立明导演根据以色列国宝级剧作家汉诺赫·列文经典剧作改编的音乐戏剧《乱我心者》中,多才多艺的大华乐团团长许景盈和大华音乐总监饶鹏程,不仅为该剧创作了大量原创音乐,同时还现场演奏低音提琴、键盘、吉他、小提琴等多种乐器,并且还常常要化身为剧中的角色。

“我一会儿要拉低音提琴,一会儿又要演一个懒散泼辣、爱吆喝老公的女人。”作为中国第一位结合古典、流行、即兴爵士和摇滚于一体的低音女演奏家,第一次接触戏剧演出的许景盈就遇到了这样一次特别的挑战。“这种形式对我来说挺新颖的,算是我话剧舞台首秀,我觉得很有趣,很好玩。整个排练、创作过程,对我来说也很享受、很愉悦,会因为觉得自己做的音乐和剧中的人物情节特别相配而很有成就感!但最难之处,也是创作完音乐要和戏剧结合在一起。”

许景盈透露,“比如我们排到女主角啦啦有个关于‘鸡眼’的唱段,我最开始百思不得其解,你说怎么给‘鸡眼’这个词编曲?但有一天我和大家聊天时,突然来了灵感,为什么不能用比较洋气的形式呈现这个词呢?于是我选择了蓝调的旋律,用钢琴给整个‘鸡眼’唱词伴奏,感觉产生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音乐+戏剧”是1+1大于2

“音乐+戏剧,其实是1+1大于2的事情!”大华音乐总监饶鹏程也表示:“在这部音乐戏剧中,音乐已经成为戏的一部分了,它的比重和戏剧的比重是一种相互扶持、融合在一起的状态。因为每个乐器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我们会根据每个角色人物的性格、风格选择不同的乐器,不同的曲风,创作出角色专属的音乐主题。”

摄影:李晏

饶鹏程介绍:“比如男主角拉姆卡这个角色,他是一个比较单细胞,甚至是有点恋爱脑的感觉,所以他的音乐是那种带有浓郁莫扎特风格的曲风,所以选择钢琴,再搭配贝斯的拨弦,调和出一个比较欢快的感觉。女主角啦啦比较抒情浪漫,还带有一些痛苦,所以就用贝斯来作为她的主导乐器。‘不是亚当︐这个男配角比较复杂,古典乐器就没办法满足了,必须得用摇滚乐这种爆发力比较强的风格,比如用电吉他这种现代偏金属风的乐器来表现他。”

选中用音乐戏剧这种举重若轻的形式,来诠释汉诺赫·列文的这部剧作,是易立明拿到这个剧本时就产生的念头,也是被剧评人张敞认为“易立明导演的智慧和老到之处”。具有极强音乐素养、执导过多部歌剧的易立明认为:“如果用现实主义方式去排这个戏,会非常无趣。但用音乐来打破时空的限制,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最自由的方式,也是最顺手的方式。我们将汉诺赫·列文的台词文本跟现场多样化的音乐风格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激情,更加浪漫,也更符合我们对列文戏剧的理解与表达。”

演出后沙龙派对共同探讨艺术

演出结束后的“醉我心者”演后音乐派対上,音乐家、演员们又在咖啡厅中间的小舞台上继续演奏和演唱起来。有着严肃深沉的外表,一开口探讨也总是灵魂层面知识分子问题的易立明,此时也平易近人地参与到大家的讨论当中。

让每个观众都可以在艺术中心的多元空间里,全方位沉浸式感受人与人面对面分享艺术、交流思想,这是易立明作为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在当初设计改造这座百年建筑时就曾心心念念的计划,如今终于成为了现实。“我们每部作品首演之后,都会安排这样的沙龙派对,让观众们和主创、演员一起畅饮聊天,平等探讨艺术。这个想法之前因为疫情原因而受到了影响,现在终于可以实现了!戏剧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希望我们的艺术中心能够搭建让大家更好沟通的平台。这样的城市艺术空间才真正有活力和生命力。”

为此,每个和大华合作的签约演员都要遵守一条独特的规定:每场演出结束后要留下来与观众聊一聊,听听反馈、聊聊感受。剧院没有固定的关门时间,送走最后一名观众才熄灯。在易立明看来:“戏剧不是说你今天到剧场里看一个故事。戏剧是从你在家里决定要来看戏,就已经开始了。而一直到看完戏后跟其他人交流观后感,它才结束。”


编辑:袁云儿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