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两翼齐飞 盎然向上
北京日报 | 记者 曹政 陈雪柠

2023-02-24 06:55 语音播报


早春,城市的第一缕阳光从东方绽放,播下希望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拔节生长。

向南,距离天安门百余公里,雏形初现的河北雄安新区,万物盎然。

9年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畿大地因一条条高铁通车、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地、一项项治理合作而孕育巨变。大国首都更因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迎来全新的历史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这是我们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选择。”

一核两翼,九九归一。两座“千年之城”在新时代相遇,以比翼齐飞的姿态,构筑北京发展新的骨架,成就千年大计、国家大事。9年来,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更好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4个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加快。

疏解跳出北京看北京

“咱们现在的位置就是行政办公区二期,一个地块儿三栋楼,地下室都通着。”拿起图纸,负责东南组团03标段建设的季连党兴奋地说,工程今年就能基本完工,为新一批市级部门入驻做准备。

季连党是土生土长的通州人。2015年,他是第一批进入东六环外这片区域的建设者,当时参与的项目是市政府大楼。“过去,不少人管通州叫‘睡城’,白天去城里工作,晚上回来睡觉,图的是房价低、交通方便。运河大堤两侧没什么东西,就是最普通的村子。”季连党说,随着规划建设的推进,“大家感觉特别震撼,副中心以后会是什么样,看这儿就知道了。”

2019年1月10日晚,中共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牌匾从位于市中心的原址摘下,第二天上午,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在位于通州区的新址揭牌。北京市级机关第一批35个部门165家单位约1.4万人搬迁,为带动中心城区功能疏解作出良好示范。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2016年5月27日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定位实现了从区县到京津冀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历史性跨越。

蓝图绘就,惟有笃行。三峡集团二三级企业、北投集团、首旅集团、北京建院等一批优质企业纷纷落地,剧院、图书馆、博物馆拔地而起,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正式开诊,环球主题公园盛大开园……城市副中心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半年多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首都北京“一核两翼”的空间结构由此拉开,首都的建设和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一起,成为首都北京的新“两翼”,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目光投向雄安新区,中国星网、中国中化和中国华能等3家央企总部全部进场施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已完成总部选址,首批疏解的在京部委所属4所高校、2所医院选址全面落位,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开工建设……这座未来之城加快建设,有序承接。

京津冀如同一张巨大的棋盘,“一核”引领、“两翼”齐飞,关键子落,带动全局。跳出北京看北京,思路一变天地宽。

辐射孕育协同发展新增长极

从北京城市副中心向东,跨过潮白河,20分钟就能抵达大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座投资8亿元的纯电动商用车整车制造工厂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这是北京福泰新能汽车公司的第一家生产基地。“从北京的总部开车过来只需要40分钟,未来交通会更方便!”该公司总经理吴峰看中北三县已有的汽车制造产业基础,未来投产后,这座工厂可实现年产能5000辆,产值15亿元。

北京与廊坊北三县相隔一水,却也曾相差万里。北三县常常与“睡城”划等号,每天早高峰,几十万上班族从这里出发跨省上班。潮白河两岸的发展差距可见一斑。

“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重要‘一翼’,关键一招是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发展。”过去4年,北京每年都送项目到北三县,京冀两省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作共建”,举办项目推介洽谈会,已累计签约项目161个,意向投资额累计1080亿元。

尤其是2019年至2021年签约项目中,已有近百项落地实施,落地率近80%。

另“一翼”上,也因协同发展孕育新的增长极。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雄安新区设立后首个成规模大型建筑群,被称为“雄安城建第一标”。这里的楼宇出入口、重要资料办公室、政务取号系统甚至是食堂、理发店,都有来自中关村企业眼神科技的人脸、虹膜等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在应用。

2017年底,第一批中关村企业签约落地雄安新区,眼神科技公司是其中唯一的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几年来,从标准建设、产学研究、项目落地,该公司实现了几十余项智能化创新落地。

创新和产业,辐射带动创新链、产业链在雄安汇聚。目前,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发展规划加快编制;数千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注册,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纷纷设立分支机构;17家市管国企在雄安新区投资项目100余个,涉及基础设施、城市运营、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

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不断深入,让“未来之城”生机勃勃、前景可期。

提升共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2022年最后一天,京雄高速公路北京六环到市界段通车。作为首都连接雄安新区最便捷的快速交通走廊,市民驾车从南六环50分钟即可到达雄安新区。

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的三大领域之一,但也曾是一块掣肘三地发展的短板。两座新设立的新城与北京中心城区之间的联络线,短板尤其明显。

雄安新区设立后的每一年,交通大动脉都有大动作、大节点,京雄城际铁路率先通车,一下子拉近了北京与雄安的距离;京雄高速公路紧跟开通,人员、货物往来愈发密集;京雄高速铁路加快推进,将助力两地协同提速。

北京举全市之力,一年一个节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区连接通州的八通线南延、7号线东延相继通车,服务环球度假区,带动高端要素汇聚副中心;连通京津冀三地的京唐城际铁路建成,让居住在北三县的北京上班族有了更快的出行选择;第一条驶入河北的北京地铁平谷线全线获批、开工建设,未来将北三县纳入北京地铁的运营版图上。

这是交通网的变化,更是百姓触手可及的喜悦,越来越多人享受到了“协同红利”。

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这些享誉全国的北京名校、名医院,正在加速落地雄安新区。2017年8月,京冀两省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区新建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综合医院各1所,由上述学校和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

这也是雄安新区启动区第一批启动建设的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项目。如今,3所学校项目已经全部建成交付,医院项目也即将在今年竣工。

“主动支持”是一种担当,更是以大历史观看待协同发展的深刻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9年来,北京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天津、河北布局,当地百姓成为直接受益人——

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联盟)开展教育协同帮扶项目,北三县选派中小学校长、学科骨干教师到北京(通州)有关学校,实时跟岗、实地研修;

中日友好医院、友谊医院等央属、市属医院与北三县医疗机构持续推进合作,河北人民在当地就能问诊于北京名医;

北三县21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京津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依托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云窗口”,推动北京市级和通州区、镇(街)、村(居)三级共3600余个政务事项延伸至北三县。

京畿大地,宏图徐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控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居民生活加速改善,一个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加快。

亲历者说

绿色是副中心的发展基调

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

这些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绿色作为副中心的鲜明特色和发展基调,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富河多水、绿树成荫的生态本底优势,以生态治理、城乡建设、产业转型、社会文明为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低碳环保、集约高效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们扎实推进城市生命线的绿色化改造,PM2.5累计浓度降至36微克/立方米,改善率达到55%,53条段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部完成;我们持续深化生态环境的绿色化拓展,森林覆盖率达到33.43%,国家森林城市成功获批,“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架构初现雏形;我们全面夯实城乡建设的绿色化提升,建成健康绿道300余公里,绿色出行比例达74.2%,新建大型公共建筑100%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已有67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我们积极推动经济结构的绿色化转型,绿色金融加快发展,绿色资源加速集聚,绿色市场稳步扩容,积极承接全国自愿减排碳交易中心落户,在全国首创发布支持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发展措施,并首批入选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

城市副中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样板。我们将把推动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智能舒适的绿色建筑示范,建设便捷畅达的绿色交通示范,打造创新驱动的绿色产业示范,建立高效安全的绿色能源示范,构筑清新美丽的绿色生态示范,树立低碳环保的绿色文化示范。本报记者陈雪柠

专家观点

形成北京发展新的骨架

杨开忠

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翼齐飞战略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阶段,集中建设这两个新城,形成北京发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为什么两翼齐飞战略意义如此重大?

首先,“两翼”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的区域增长极。在空间上,京津冀地区发展历史和现实表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带动北京周边地区发展需要新的反磁力中心和区域增长极。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在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地体系中,一是地理位置适中,副中心地处北京市与天津、冀东交界地区,距天安门和首都国际机场分别仅25公里和13公里,而雄安新区地处冀中南,距北京、天津均为105公里,距石家庄155公里,距保定30公里,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55公里;二是功能定位高端,副中心是北京市政府所在地,以市级行政办公以及国际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为中心功能,而雄安新区是首都功能拓展区,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三是建设规模最大,副中心规划建设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30万内,雄安新区规划面积177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500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500万以内,其中,主城区约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因而,从地理位置、功能定位和建设规模几方面综合来看,“两翼”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的不二反磁力中心和区域增长极。

其次,“两翼”齐飞是推动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北京与日本东京都市圈海陆条件迥异、水资源相差悬殊、地形差别巨大。在海陆背景上,东京都市圈三面被辽阔海洋围绕,北京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接部位。在水资源上,东京都市圈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北京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东京的37%、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东京的45%,严重制约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在地形上,北京面积虽达1.64万平方公里,是东京都市圈的1.22倍,但以生态和水源涵养为主导功能、不宜大规模开发的山地占62%,平原面积仅为6300平方公里、只约及东京都市圈平原面积的50%。以上三方面条件的巨大差别决定了北京人口承载力远远低于东京都市圈,那种认为北京人口可超过2300万而达到3000万-5000万的认识是站不住脚的。目前,北京平原人口密度已高出东京都市圈730万余人。因此,面对北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尖锐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合乎规律地要求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降低北京人口密度。显然,要降低北京人口密度,必须进一步跳出北京市域建设雄安新区。因此,两翼齐飞是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然选择。

(作者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

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2023

编辑:高珊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