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距离揭开黑洞的真面目还有多少年?
首都图书馆

2023-03-08 17:31 语音播报


“有人说,事实有时比小说更不可思议,没有什么比黑洞的情形更体现这点了。黑洞比科幻作家的任何异想开天都更怪异,但它们确是已经被科学证明了的存在。”

191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几个月之后的1916年,卡尔·史瓦西推导出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预言了黑洞的存在。自此,黑洞便走入了科学家们和大众的视野,它的奇异和谜一样的特性激起了人们好奇心。而黑洞究竟长什么样子,无人知晓,更多的是依靠想象去构想黑洞真实的样子,这其中科幻的成分居多,为了揭开黑洞的庐山真面目,天文学家们通过各种科学手段努力着。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07分,全球六地(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和美国华盛顿)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首张黑洞照片,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

图片

这是黑洞第一次真实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有人说它像令人垂涎的“甜甜圈”,有人说它像《指环王》中索伦的魔眼,还有人说它像一枚金光闪闪的“戒指”。它位于室女座一个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65亿倍。这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使得人类对黑洞的认识又迈近了一步。

202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又再一次很意外的授予天体物理学,而这一次授予了具有神秘色彩的黑洞研究科学家。从20世纪早期黑洞概念的提出到2020年黑洞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百余年的时间中,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前行在探索黑洞的征程上。这条征程虽然漫长而坎坷,但幸运的是,我们终于从理论和观测上证明了黑洞的存在,而且在最近的几年当中,黑洞领域取得了不少另大家瞩目的结果,我们不仅仅听到了来自于黑洞的声音,而且看到了黑洞的照片。那究竟

什么是黑洞?

黑洞里到底有什么?

人类是如何探测到黑洞的?

有朝一日,黑洞能否为我们所用吗?

如果掉入黑洞究竟会怎么样?

或者——

有没有可能我们已经身处黑洞之中而浑然不觉呢?

跟着我们的天文学家回顾黑洞的探索之路,带你走进不一样的科学世界!

 

特邀嘉宾

苟利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恒星级黑洞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总编,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博士后和研究人员。2020年被授予“中国航天科普大使”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天体物理,包括黑洞及引力波。在《科学》《天体物理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文章40余篇。翻译过多部科普图书,进行科普报告百余场,并创作30余篇科普文章。先后获得中国侨界个人贡献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国家优秀 科普图书奖、中国科教影视“科蕾杯”短视频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大赛第一名及中国科学院多个科普奖项。

阅读推荐

黑洞之书

图片

[美]史蒂文·古布泽/

[美]弗兰斯·比勒陀利乌斯 著

苟利军/郑雪莹/赵雪杉 译

中信出版集团·科普工作室

索书号:P145.8 /27

馆藏地:首图B座二层新书刊、

五层自然科学文献、春明簃阅读空间

“七堂极简黑洞课”带你展开一场探索黑洞奥秘的神奇之旅。在简要介绍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之后,从天体和理论实验室的角度介绍了物理学家利用黑洞检验引力理论、量子理论和热力学的情况。从施瓦西黑洞到旋转黑洞再到黑洞碰撞,从引力辐射到霍金辐射和信息丢失,两位物理学家用创造性的思想实验和接地气的类比方法将黑洞的奥秘娓娓道来。

黑洞与时间弯曲:爱因斯坦的幽灵

图片

[美]基普·S.索恩 著

李泳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索书号:P145.8 /3

馆藏地:首图中文库本书库(4)

《星际穿越》科学指导所著之书,作者在物理学原理基础上结合了高度的想象,力图超越人们牢固知识而进入一个与我们地球的日常生活全然不同的物理世界。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宇宙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代表人物、理论的冲突和科研上的合作与竞争,还介绍了从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到引力波探测仪的不同探测手段的发展过程,以及在不同探测手段下宇宙所展现出来的激动人心的一面。

黑洞不是黑的:霍金BBC里斯讲演

图片

[英]史蒂芬·霍金 著

吴忠超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索书号:P145.8 /21

馆藏地:首图B座二层新书刊、

B座五层自然科学文献、

中文库本书库(4)

本书是霍金2016年在英国BBC广播公司里斯讲演中向大众传递的对黑洞的洞见,他以游刃有余的通俗讲解,将我们带向宇宙最奇异的角落:黑洞没有毛吗?黑洞里真的什么都没有吗?霍金这次要告诉我们,黑洞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黑,事物可以从黑洞逃逸,信息可以某种方式保存。

首图讲坛回顾

图片

时间:2021年9月12日10:00

主办单位:首都图书馆

特别支持: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

 

阅读北京

编辑:康健

打开APP阅读全文